c#.net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71t1i.cn/fengshang/xinchao/850.html
是时机,也带点勇气,湾区九个交大校友眷属家庭借着庆祝母校百年诞辰访问之名,从六月底开始了为期将近三周的中国大陆锦绣河山行。
此行一团由林建昌学长领队,团员包括杨茂兴一家、黄炎松一家、顾问一家、程有威一家、邰中和一家、高仁和一家、林元闿一家、李广益一家,浩浩荡荡从湾区拔营,向着拥有世界人口最多(12亿)的国家——中国飞往过去。香港一直是中国进出贸易的窗口,我们一大伙就先到香港,准备粮飨,充实衣物,做了万全的热身运动。邰学长和我趁着大家在香港大采购之时单飞到成都交大,作为期两天的拜访和学术交谈,然后再与大家在重庆会合一起做长江三峡行。
西南交大本由唐山交大在唐山大地震前搬来四川,首先落脚在峨嵋后,再搬至成都,本着唐山铁道,建筑工程之专长,西南交大也在此方面有所见长,尤其磁浮车的研发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如何将其商业大众化,也将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课题。胡校长非常亲切地招待我们,安排其校内教授、研究生与我们做科技之交谈,及参观他们的计算器、网管中心。学校外事处张主任带我们参观了成都市内的杜甫草堂和武侯(诸葛亮)庙看古迹史物,令人思故人风采。一句在武侯庙的对联颇具寻味——「能攻心则反侧自清,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听说历代政治家每到成都都要到此报到,学习孔明治蜀的至理名言,连毛泽东也不例外。第二天由成都飞机公司派人带我们参观其飞机制造工厂,规模甚大。下午我们参观了中国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兴建于二千二百多年前,正值战国晚期秦昭王时,由当时秦朝蜀郡守李冰领导蜀地人民从事这项工程。两千年来.,此都江堰造福了成都平原的千万人民,四川也成了闻名遐迩的「天府之国」。建造都江堰以防洪利灌溉为首。当时没有钢筋水泥、重机械可使用,却能做出这样的伟大工程,非有特殊的指导思想不可。孟子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都江堰的建、营、用的思想原则,概括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以下为都江堰之六字诀石刻,解释了两千多年来蜀人管理都江堰的准则:
深掏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
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
立湃阙,留漏罐,宠编密,石装健。
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
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
都江堰市有一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青城山背靠岷山雪岭,面向成都平原,有神秘溶洞,飞瀑渊潭,颇具原始野趣。导游建议两日游都江堰与青城山,夜宿青城山,别有一番风味。
重庆是抗战时的首都,也是游长江三峡东下的起点。皇家公主号油轮就停在江边,神往的长江三峡,诗画的长廊之行,就即开始。
长江发源于青康藏高原,是世界第三大川,因有了瞿塘、巫峡、西陵三峡而举世闻名。从重庆乘油轮东下,经长寿和涪陵,便到达已划归「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的「鬼城」邓都。「鬼城」之名纯系讹传,将汉代在此修道的阴长生、王方平两人姓相连呼之,便穿凿附会成了「阴王住邓都城」,「人死到邓都,恶鬼下地狱」的无稽之谈,鬼城有荒诞色彩浓厚的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奈何桥等著名建筑,听说三峡大墉一建,此城全被淹没,古迹只在水底寻找了。导游指着江对面的高山,将成为邓都居民迁往的新都市所在地。
船离魔幻荒诞的邓城,一路经过万县、张飞庙、来到奉节,当年刘备为报义弟关羽之仇,率兵伐吴,大败病死奉节。船离奉节,东行数里便进入三峡第一峡瞿塘峡。此峡全长八公里,是三峡中距离最短,但气势最为雄奇险峻的一大段峡谷,峡口「夔门」,是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门户,西岸断崖壁立,对峙如门,形势雄险,自古即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之誉。冲出了瞿塘峡,长江在宽谷里稍稍舒展了一下身子,接着到达了巫山。在巫山港我们换乘那两头尖尖,船身修长的铁壳「柳叶舟」,溯大宁河而上,领略那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小三峡」的特异风情。小三峡,山一程,水一程,「岀峡后入峡,大峡套小峡」,虽无长江三峡的雄伟壮丽,但峡更狭,境更幽、舟更奇,水绿得泛蓝,山青得溢翠,奇树、怪峰、悬泉、河边彩色怪石、猿声、鸟声、水声、桨声和鸣,整个游程船儿徜徉于「山有仙味,水有人味」的画卷之中,从大宁河返回巫山港接上油轮直下,秀丽幽深的巫峡。巫峡两岸的十二峰,可谓峰峰有景,各具风姿,其景之秀丽,早已脍炙人口。巫峡山高狭窄,谷深景优,由于每天的日照时间少,温差大,容易起雾成云,所以山上经常云雾缭绕,青峰时隐时现,变幻无常,「除却巫山不是云」、「放舟下巫山,心在十二峰」即是反应此景的名句。在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为俏丽有名,峰顶兀立着一座人形柱石,有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隐身在云雾之中,毛泽东曾题词「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珠。」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最后,也是最长一峡,人说长江万里,险在川江;川江之险,险在三峡;三峡之险,西陵峡为最。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近数十年,为了整治西陵峡险滩,除了炸除礁石,更在南津关外,建造了长达米长的葛洲坝,巍然截断浩浩大江,密如竹节的险滩被平缓了,我们在船上欣赏进闸和出闸的奇妙景观,心想过巴拿马运河应似如此。西陵峡最有名的景点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黄牛峡、灯影峡。为了充分发挥长江水利资源,发挥防洪、发电、灌溉的功能,造福子孙万代,中国政府将在茅坪和黄陵庙之间的三门坪横切江心小岛,拦江而起,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
我们游轮终于来到荆沙——游三峡之终点站。荆州古名江陵城,是我国古代南方文化——楚文化的发源地。三国时代诸葛亮向吴借荆州,其中有一借条言「今冬借,明冬还」,到底何年何月还,愚弄了鲁肃,也气煞了周瑜。武汉是湖北省省会,由隔水相望三足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组成,国父孙中山先生武昌起义,推翻满清即由此放第一枪。黄鹤楼就坐落在武昌,它依山就势,楼主体建筑高达50公尺,共分五层-最具特色的是全楼上下共设计了六十个翘角,犹如无数黄鹤展翅凌空,十分壮观。武昌城内有一堪与西湖比美的东湖,楼阁杨柳,湖清景色,也消除了连日来的暑热、闷湿。
黄山是此次我们游览的重点,黄山雄踞在安徽省长江以南,山中群陡峭险峻,挺秀呈奇。天都峰、莲花峰和光明顶为黄山三大主峰,周围72峰错落有致,形成层次丰富、波云诡谲的「峰海」。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黄山因峰壁苍黑,秦代曾称「伙山」,著名的迎客松,梦华生花松、黑虎松,都是黄山奇松的代表。见了此些奇松立直在高耸的山峰,加州十七哩风景区的海边独松实不能与华山奇松相提并论。
黄山的峭壁、石林、石柱及各种巧石构成了奇怪独特的地貌,许多酷似大自然的人物、禽兽,形成仙人指路、观音渡海、丞相欢棋、飞来石、猴子观海等富于神话色彩的景象。我们住在黄山游览区的北海宾馆,由于连日下雨,雨中即景,像雾又像花,大家为了赏景与大自然搏斗,衣服、鞋子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也是又惊又累。在飞来石附近,许多人攀登上去,双手停放在这巨大的飞来之石,闭目专神,念念有词,想必有所求,愿大家求什么得什么。路上有一碑文记着:「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此词颇具深思探讨。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印证了我们黄山行,一点也不假,是不幸中的大幸。当我们下山时出了二次山崩,百年来黄山区第一次如此的大雨,把我们与外界隔离,幸亏公安、居民辟路造道解决了通行的问题,也由于即时离开了黄山区,避开了往后安徽、湖北的山洪、河水泛滥的惨局。
上海这中国第一大都市,近年来高楼大厦,比邻皆是,繁华无比。上海交大就在徐汇区上。翁校长主持的上海交大为大陆年轻学子千方百计要进入的大学。学校有不少计算机、半导体的计划,值得我们进一步跟他们合作。在上海附近,尤其浦东,陆陆续续有高科技公司如半导体厂进入,可想未来必有大发展。隔天,软卧车带领了我们到达了杭州市,杭州以拥有西湖出名。西湖十景: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断桥残雪、平湖秋色、曲院风荷、双峰插云、南屏晓钟、雷峰夕照。西湖三面环山,山不高却有江南柔秀之美。虎跑泉在大慈山定慧寺,溪水淙淙,景色清幽,有「天下第三泉」之称。「龙井茶泡虎跑水」更是被誉为「西湖双绝」。这里还建了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高僧弘一法师纪念堂。灵隐寺是杭州最悠久、最壮观的古剎,寺内殿宇雄伟壮丽,佛像金碧辉煌。大殿正中的释迦牟尼像净高米,是我国最大的木雕坐式贴金佛像。接着我们游览了岳飞墓,想当年尽忠报国,义薄云天的岳飞受秦桧诬害而死,要是罗贯中能像他写三国演义一样写岳飞传,我想岳飞的英勇、忠义会向桃园结义的关公一样,更会流传海内外。
北京——历代的首都,我们此次锦绣河山行的终点站,也是百年校庆的最后一站。北方交大在学院南路上,离我们住的中苑宾馆很近。北方交大为了校庆,动用了全校师生,连续三天的紧凑节目,甚至动用各地民间公家人力资源来办此次校庆,可见其用心良苦。连我们去游览长城和明十三陵,沿路都有警车做开路先锋。长城,这向往已久的军事工程,其悠久的历史雄壮的气势著称于世,被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当年美国「阿波罗」号太空员阿姆斯特朗说当他从太空和月球回望地球时,万里长城是地球上最为明显可见的两项人类工程之一。明十三陵就在北京与八达岭长城之间,十三陵葬了明朝历代的皇帝、皇后,每陵园都依山而建,规模宏伟,形成了集中的、具有完整体系的帝王陵寝区域。
游览胜地之后,最后一天被安排到人民大会堂会见既是交大校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先生。交大的优良校风与传统造就了不少近代影响世局的人才,深深引以为傲,引以为荣。
欢乐的时光总是觉得特别短暂些,十七天神州之旅将在我们的生命中划下永恒,而参加此次百年校庆,更肯定了对交大深深的情怀,也寄语四海之内的交大校友,愿大家为充满潜力的大中国锦绣河山,发挥交大饮水思源、锲而不舍的精神,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一九九六年七月九日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交通大学美洲校友
(前排)郭钱萍、周鹤、杨裕球、张袁明秋、张钟浚、王荣生、赵朱木兰、江泽民、赵锡成、刘华秋、郑国宾、陈小津、林建昌、林李鸿英、余瑞礎、李柱石
(第二排)周王仁霖、袁森泉、郭宣衔、陈玉书、蒋光照、陈光、宋宝彝、袁国瑞、潘承恭、沈绳一、李熙焘、陈治宏、陈成吉、刘克澹、李极冰
(第三排)邰中和、黄炎松、王申培、何仁立、刘蝉锦、殷绥均、朱民德、程美生、张国浏、李世富、马维泽、江绳祖、张之深、卓允中、杨茂兴
(后排)张兆芳、朱志豪、高仁和、施丽纹、欧阳翊、杨守中、王家军、薛迪忠、林元闿、李广益、许教娴、陈亮洁
本文原载于《交大友声》年10月1日期,原题:交大百年庆锦绣河山情,作者:林元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