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垄断,中国玻璃协会被立案调查国家市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www.bdfyy999.com/bdf/

前言

据时代周报1月24日报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2日晚宣布,根据举报线索依法对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下称中玻协)涉嫌组织部分玻璃企业达成垄断协议行为立案调查。

“一玻难求”,玻璃价格一度失控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光伏玻璃开始严重紧缺,玻璃价格一路上扬。从去年三季度到年底,在短短四个月中,玻璃价格已经翻番,直接上冲到了历史高位。据PVInfolink统计,国内3.2mm光伏玻璃价格由年初的29元/平方米飙升至截至11月的42元/平方米,涨幅高达45%。2.0mm光伏玻璃的价格也是一路上扬,甚至早于3.2mm率先上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浮法玻璃价格自去年4月末的元/吨的低点逐步上涨,截至去年年底,现货市场浮法玻璃价格为每吨元/吨。目前华南市场浮法玻璃价格接近元/吨,国内其他地区均超过元/吨;普通白玻平均价格水平为元/重量箱(即元/吨),较年12月12日监测统计时的平均价格元/重量箱(即元/吨)上涨20元/重量箱(即元/吨),涨幅明显。

“殃及鱼池”,玻璃下游唇亡齿寒

光伏玻璃短缺和价格暴涨,给光伏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市场扰动。年11月3日,阿特斯、东方日升、晶澳、晶科、隆基、天合光能6家光伏企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组件市场健康发展的联合呼吁》,直指玻璃供应和价格“失控”直接影响到组件制造企业的正常生产。"玻璃供应和价格失控直接影响到组件制造企业的正常生产。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名片,玻璃短缺导致不少海外订单同样难以交付,影响企业乃至国家声誉。"联合呼吁称。

去年12月,山东部分玻璃深加工企业接连召开行业自律、自救协调会,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自1月15日起放假45天。此前,广东、武汉、宁夏、合肥等多地玻璃加工协会或企业都采取过相应的应对措施。联合声明中称,面对玻璃原片一轮又一轮的涨价,玻璃深加工企业在“水深火热”中已难以为继,呼吁上游原片玻璃企业在目前高利润的前提下,以大局为重,兼顾产业链的良性健康发展,降低或稳定玻璃原片价格。据悉,玻璃深加工企业以原片玻璃为原料,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不同工艺制成各类玻璃产品,供应至终端客户。面对下游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客户,玻璃深加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上游原片频繁涨价无法向下游及时传导,导致出现订单亏损。

“波谲云诡”,垄断举报有的放矢

玻璃价格的暴涨,除了光伏行业终端需求爆棚、产能受限之外,背后是否有人借机操纵、炒作也是市场关切的一个点。去年12月9日,网上还曾传出一封举报信,直指玻璃现货市场价格垄断,期货市场存操作行为,引发市场强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enge.com/ccgj/10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