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城永登段

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90622/7238513.html

汉长城永登段分布于兰州市永登县境中部,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67.1千米,大部分长城地处咸水河西南岸的台阶地和浅山坡地,有少部分位于丘陵地带。本段汉长城为甘肃省境内汉长城东端起始点,起自树屏镇下沟滩村下沟滩烽火台,依次经过下沟滩村、陈家台村、观音寺村、柴家坪村西,折向西北,又沿塌洞子沟、大坡沟、陈家沟继续延伸,再折向西,沿咸水河河谷蜿蜒至庄浪河,沿庄浪河川向北延伸,先后经过蒿滩村东、大同镇青寺村东、南坪村、孙家滩、马家坪沙沟、柳树乡安门村后,再转向东北,经过教场沟、城关镇黄须沟口,沿庄浪河东岸山根向北延伸,依次经过中堡镇五里墩村、汪家湾、中堡村,武胜驿镇屯沟湾,至富强堡进入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本段长城沿线的部分烽火台在明代被整修后继续利用。在永登县境内,汉长城主要经过武胜驿、中堡、城关、大同、龙泉寺、树屏等6个镇。

本段长城由墙体、壕堑和单体建筑(烽火台)组成。其中:墙体长米,黄土和黑褐土为主夯筑,质地粗疏,夹有少量小砾石,夯层厚0.12~0.18米,底宽0.5~1.5米,顶宽0.3~1米,高0.3~1.2米;壕堑长66.4千米,构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山坡地带,开挖成壕,内侧利用山体,外侧堆垄;一种是在山脊和较平坦的台地,中间挖沟,两边堆土成垄;烽火台35座,多位于壕堑内外两侧,平面多呈圆形,部分为不规则形和矩形,剖面多呈不规则形,部分为梯形,构筑方式以黄土夯筑为主,夯层厚0.09~0.28米,个别为削山堆筑和黄土堆筑,部分因保存较差构筑方式不详,部分烽火台内有栣木和芨芨草。多数烽火台四周挖有壕沟。

汪家湾长城

长米,西距明代长城墙体50~米。以黄土和黑褐土为主夯筑,质地粗疏,夹有少量小砾石,夯层厚0.12~0.18米。底宽0.5~1.5米,顶宽0.3~1米,高0.3~1.2米。学界对该段长城时代和功能认识有分歧。

下沟滩烽火台

位于树屏镇上滩村七社(下街)东南。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呈覆斗形。顶部东西宽2.7米,南北长3.3米,底部东西宽4.2米,南北长4.8米,高2.9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8~0.2米。底部为山顶被铲削而成的平台,略呈圆形,直径25米,高2.5~3米。平台底部周围有壕沟,沟外侧有土垄,疑是围墙(墩院)。烽火台系汉代所建,明代当继续延用,并进行过修缮。

营儿墩

位于柳树乡营儿村十一社(荒滩)东北。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实心覆斗状。顶部东西宽2.2~5.1米,南北宽4~4.3米,底部东西宽6.5~8.6米,南北宽9.4米,高9.2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6~0.28米。烽火台系汉代建筑,台体四周及顶部有后期补筑包裹的夯土层(夯层厚0.23~0.28米),明代延用。

(甘肃省文物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enge.com/ccgj/10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