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蔚小理”,却不知真正的老大是“比长吉”。
近年来,以“小鹏、蔚来、理想”(舆论简称“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一度风光无限,甚至完全把国内传统汽车公司如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甚至上汽、一汽、东风这样的大型集团公司的风头给盖了过去。
年下半年,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多数面临倒闭(何小鹏语:李斌说他在“ICU”里面,我当时就坐在门口等着进去),其中事实上已经宣告失败的新势力又以“江苏三杰”——“赛拜博”(赛麟、拜腾、博郡)为代表。
然而,从年起,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上演了一个绝地大反击,不仅股价创下了新高,销量也是节节攀升,引起了整个行业的围观。
一时间,汽车行业言必称“蔚小理”,后来一度哪吒的月销量超过了蔚来,舆论又演绎出“哪小理”的版本。仿似那些老牌汽车公司如比亚迪、吉利和长城都统统消失了一般。
那么,“蔚小理”和中国老牌汽车公司“比长吉”(比亚迪、吉利和长城),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呢?也许,我们看过财报数据,就知分晓。
第一名:比亚迪营收:.42亿元净利润:30.45亿元
3月29日,比亚迪()发布了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比亚迪年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8.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亿元,同比增长44.22%。
销量方面,根据比亚迪官方数据,年,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达73万辆,全年同比大涨7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比重超80%,达到辆。EV(纯电动)车型和DM(混动)车型的累计销量分别达辆和辆,同比分别增长.9%、.6%。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17.1%,年内增长近8%。
编辑点评:
从年营业收入看,比亚迪年创下了亿元的营收新高,对比世界前两名的大众(约亿美元)和丰田(约.00亿美元)仍有巨大差距,但在国内自主品牌领域,或已是实质上第一。
产品结构方面,比亚迪在“纯电”及“混动”两大领域都有极深的积淀,而这两大产品方向正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热门。同时,比亚迪还是少数自主掌握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的新能源品牌之一。从这些方面来说,比亚迪未来数年的成长性,显然非其他造车新势力同日而语。
如今,唯一能够限制比亚迪的,只有产能问题。根据最新财报,比亚迪的产能仍然只有区区60万辆。
第二名:长城汽车营收.05亿元净利润:67.26亿元
3月29日晚,长城汽车(.SH)发布的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05亿元,同比增长32.04%;净利润67.3亿元,同比增长25.41%。截至年12月31日,长城汽车总资产约.08亿元,较年末增长13.89%。销量方面,长城汽车年全年累计销量约.1万辆,同比增长14.7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91万辆,同比增长.29%。
编辑点评:
显然,长城汽车是国内最会赚钱的车企,其净利润是比亚迪的两倍,吉利的1.5倍。年,长城共发布了30款新车,而比亚迪只有5款,长安汽车只有3款,长城汽车的“拼命”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在传统业务受困的情况下,长城汽车积极突围,连续创造了多个新品牌,包括魏牌、欧拉、坦克和沙龙,打出了“以品类创品牌”的全新打法,让整个行业都为之侧目。在营销上,长城汽车更是奇招不断,包括把欧拉定位为“女性品牌”;以“大狗”“赤兔”“黑猫”“白猫”等国人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词汇给旗下车型命名,让中国汽车行业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文化自信”风潮。
同时,长城还布局动力电池领域,旗下子公司蜂巢能源前景可期。与比亚迪一致,长城也发布了自己的混动品牌柠檬混动,整体格局上有望复制甚至超越比亚迪。
总体而言,近年来长城的一系列操作,表面上给人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实则大开大合,颇有野心。未来争抢中国自主前三,长城或不怵任何人。
第三名:吉利汽车营收:亿元净利润:43.5亿元
3月23日,吉利汽车发布了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吉利汽车年全年营收达到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年同期增长10.3%。
盈利方面,吉利汽车扣除股份支付的股东应占溢利60.6亿元,同比增长9.4%;股东应占溢利和净利润分别为48.5亿元和43.5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2.3%和21.9%。
销量方面,吉利汽车年总销量1,,辆,同比微增0.5%。其中,新能源和电气化全年销量,辆。具体细分来看,中国星系列年总销量超21万辆。领克品牌年销量,辆,同比增长约25%。
编辑点评: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连续五年的销量冠军,除了今年销量微增之外,近三年吉利品牌销量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这一点让人不免为这个品牌担心。
相比比亚迪、长城,吉利品牌目前仍然主要在吃年收购沃尔沃轿车的红利,其中领克品牌年销量大涨25%,以及“中国星”系列的供销两旺,尤其说明了这一点。
但转型是必然的,无论是长城还是吉利。相比长城、比亚迪,吉利也发布了雷神混动品牌,但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则要弱得多,混动品牌的实力也有待验证。其旗下新能源品牌几何的表现,及极氪品牌早期市场反馈,都存在巨大的挑战。
有沃尔沃的技术支撑,这意味着吉利有更厚的家底,相比长城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转型。但这种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或影响了吉利转型的速度。
相比之下,吉利已经连续五年销冠,需要守成。而比亚迪和长城则在进攻,向中国第一——吉利发起冲击。从来,守成者压力要大得多。
第四名:蔚来汽车营收:亿元利润:-44.亿元
3月25日,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公布了全年的财务数据:收入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3%。同时,全年的经营亏损为44.亿元,较上年只减少了2.42%。
销量方面,蔚来汽车全年共交付新车91,台,同比增长.1%。截至年12月31日,蔚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合计亿元,创历史新高。
编辑点评:
尽管亏损40多亿,但作为初创企业,蔚来的这个亏损更多的是研发投入。相比较之下,蔚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当前中国唯一比较成功的智能豪华品牌,平均单车售价达到了40万元附近,这是过去中国汽车品牌从未达到的高度。
第五名:理想汽车营收:亿元净利润:-3.亿元
根据理想汽车财报,其年收入总额为.1亿元,同比增长.6%,毛利为57.6亿元,同比增长.9%,毛利率为21.3%。经营现金流量为83.4亿元,同比增长.6%。自由现金流为43.3亿元,同比增加75.8%。
年,理想汽车研发费用为32.9亿元,同比增加.8%。研发费用增加主要由于研发人员增加导致雇员薪酬增加,及新车型研发活动增加令有关开支增加。
编辑点评:
相比蔚来和小鹏,实际上有点难理解为什么理想汽车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无论是品牌定位,还是产品路线的选择,理想给人的印象都并不清晰。甚至一度,理想的增程式路线,遭到了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同行的炮轰。理想的汽车型谱,大众并不十分清晰。
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是个成本控制和用户运营的高手,其通过一款并不被看好的增程式汽车,就能够深度把握消费者需求,并且硬生生在中大型SUV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渐渐理解理想ONE何以成功,但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要问:为什么是理想?
第六名:小鹏汽车营收.9亿元净利润:-48.63亿元
日前,小鹏汽车发布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年总收入为.9亿元,同比增长.1%;全年毛利率为12.5%,同比增加7.9个百分点;全年研发投入41.1亿元,同比增长.4%;截至年四季度末,现金储备规模达到.4亿元,同比增加23.2%。其年净亏损达48.63亿元。
交付方面,年全年,小鹏汽车总共交付辆,同比增长%。其中,小鹏P7在年全年销量突破6万台,占比61.7%。
编辑点评:
相比蔚来,小鹏汽车则聚焦在20万元这个市场区间,其平均单车售价跟比亚迪比较接近。这意味着小鹏汽车有信心来与比亚迪展开竞争。不过当前,小鹏汽车正尽量减少和比亚迪的直面碰撞。譬如小鹏P7第10万辆下线时,小鹏汽车称,P7是造车新势力最早达到10万辆产量的单一车型,这种描述完完全全把比亚迪排除在外。难道比亚迪是“传统造车势力”吗?显然并不是。
和比亚迪认为电池是核心不同,小鹏汽车显然更认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才是核心,它和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上的那些纠葛,让人感受到了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决心。相信这一点会是小鹏汽车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
写在最后:
一度,市场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