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16:00,中电长城大厦南塔顺利完成第15次爬升,“百褶裙”顶升破百米。
中电长城大厦南塔楼
“百褶裙”是项目工程师们对折叠式升降脚手架(俗称爬架)的昵称。中电长城大厦南塔从主体结构标准层的第5层开始使用爬架作为外围防护,共布置16组53个机位,机位最大跨度为5.2米,架体高度为19.5米,覆盖建筑4层半结构。从远处看,包裹着主体结构的折叠式蓝色爬架犹如一条高腰“百褶裙”,在高楼林立的科技园,尤为显眼。
中电长城大厦
给大楼穿上“百褶裙”并顺利往上爬升并非易事。中电长城大厦南塔结构竖向变化复杂,尤其是东、西两侧结构边线存在三种变化情况,项目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才让这条“百褶裙”顺利爬升。
项目技术团队讨论爬升问题
究竟施工中有哪些难点,
项目团队又是怎样攻克这些难题的呢?
这里简要挪列三项。
难点一:南塔楼东、西两侧外沿结构由直变曲的过程,逐层梁端按mm距离内弯,倾斜上升,最大收缩距离达5.7米,如图:
解决方案:在结构变化部位设置伸缩架,架体随结构变化逐层内缩,在结构布置三组机位,中间机位两端布置伸缩架,随着结构曲面增大而向两端拉伸,同时两端机位靠中间机位端部固定并随结构变化向内侧转动。
难点二:南塔楼东、西两侧外沿结构由直变斜的过程,逐层梁一端按90mm距离内收,倾斜爬升,最大收缩距离达2.89米,如图:
解决方案:根据结构变化,调整相应机位角度向内斜爬,中庭部分机位以1.2°向内斜爬,由直变斜部位机位以1°向内斜爬,由直变曲部位逐层利用手拉葫芦向内转动调整机位进行斜爬,调整范围6~10cm。
难点三:南北塔楼东、西两侧设计三层中庭,净跨9.3m,最大结构退线5.2米,整体式折叠升降脚手架无爬升附着点。
解决方案:通过与设计单位沟通并经过设计同意,在结构内凹处第二层增加一道结构梁或钢梁为爬架提供附着点。
1
2
3
4
......
随着一个个难题的迎刃而解,
大楼越长越高,
越长越快。
目前,
男塔楼主体已经突破90米,
而与之相邻的“姐妹花”
——北塔楼也在“百褶裙”的助力下
快速地生长。
并肩生长的南北塔楼
工程模型图
中电长城大厦项目为两栋甲级写字楼,其中,南塔楼高.6米,北塔楼高米。工程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南山新地标。
项目效果图
联系我们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