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错版人民币价值有多高

发行背景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年4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针对日前媒体热炒的人民币人物原型的报道,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设计者侯一民说:他们当时创作的都是虚构的人物,根本没有原型。"我拿的是张三的鼻子、李四的嘴,是从多种生活素材里挑选出来的,我不会参照具体某一个人来创作。"大家可百度:侯一民人民币没有原型.另外下方的二角人民币,不是土家族,而是布依族。

年11月1日起,第四套人民币1角硬币(即菊花1角)只收不付,一律作为残损人民币单独交存人民银行发行库。

发行说明

第四套人民币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元9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1角、2角、5角、5元、10元只有年版一种,2元、50元、元有版、版两种,1元有、、版三种。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0、元大面额人民币。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年版5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与无色荧光油墨印刷等新技术。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第四套人民币从年4月27日开始发行,至年4月1日止,共发行9种面额,14种票券。其中1角券1种,2角券1种,5角券1种,1元券3种(、、),2元券2种(、),5元券1种;10元券1种,50元券2种(.),元券2种(、)。

第四套人民币在票面的设计风格和印制工艺上较前三套人民币都有创新和突破,既吸收了国外钞票设计的某些艺术特点,又保持并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的传统,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折叠图案设计

第四套人民币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因此,画面的设计从政治上说要庄严,体现出人民当家做主的含义,体现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从形式上说要有中国的民族特点,要有较高的艺术性,同时还要适应形势,体现出国家的发展变化,表现出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新成就。第四套人民币的图案设计充分地体现了这些特点,这套人民币整套票券设计思想的共同主题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精神焕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为了表现和强调这一主题,票面采用大幅人物头像为主景,这是国际上常用的手段,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元券采用四位领袖浮雕像,这不但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象表现,同时也记录和歌颂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50元券正面主景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体现了中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国体和政权性质;从10元券开始到1角券,正面主景都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头像,每张票面两人,栩栩如生。这些民族人物头像是多民族国家的象征,不仅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的大团结,而且反映了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主人翁精神。所有票券上面的人物绘画均出自侯一民之手。

除正面人物头像外,第四套人民币主币背面主景取材于中国的名山大川。元券为井冈山主峰,50元券为黄河壶口瀑布,10元券为珠穆朗玛峰,5元券为长江巫峡,2元券为南海南天一柱,1元券为长城。这些主景与正面主景相呼应,共同强调主题。

第四套人民币票面的纹饰也全部采用富有民族特点的图案。辅币背面衬托主景国徽的是少数民族图案;50元和元背面衬托国徽的则是汉族古代纹饰。特别是10元到1元四张主币,正面衬托面额的纹饰更为生动:10元券是“凤凰牡丹”;5元券是“仙鹤松树”;2元券是“绶鸟翠竹”;1元券是“燕子桃花”。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象征吉祥喜庆的民间艺术图案,在造型上又采用了装饰性的表现手法,鲜明、活泼。其他纹饰也取材于各民族中的生活图案,生活气息浓烈。所有这些纹饰,与正背面主景表现的主题思想融为一体,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

折叠文字设计

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除了在图案和纹饰上作了精心设计外,在文字的采用及规范化、标准化上也作了认真调整。全套票券不仅继续采用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以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使用,而且又在1元以上主币上增印了盲文符号,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第四套人民币还吸收了国家对汉字整理和简化的成果,在票面上全部采用了规范化汉字,但字体仍沿用马文蔚先生的“张黑女”碑体。一是改繁体字为简体字。例如“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中的“国”和“银”两个字,六种主币面值的“圆”字,都分别改成了“国”、“银”、“圆”。二是改异体字为正体字。原来流通的人民币2元券、2角券、2分券的“贰”字中间的两横在上,即“贰”,现改成规范的正体字“贰”。三是改旧字形为新字形。原来流通的人民币辅币1角、2角、5角券的“角”字写成“角”,中间的一竖不出头,现根据文化部、文改会年联合颁布的印刷通用的汉字字形表,使用了新字形“角”,中间一竖出头。

折叠防伪特点

第四套人民币一、在纸张上加强了防伪

纸张是印制钞票的主要材料。人民币钞票纸的主要成份是短棉绒,纸张光洁、坚韧、耐折、挺度好,并有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使用而不易损坏。第四套人民币除3种角币券没有水印外,主币均采用水印防伪。1元到5元券采用方圆古钱四方连续水印钞票纸,由胡福庆设计制。10元到元券采用固定人物头像水印钞票纸:10元券为陕北农民头像,50元券为炼钢工人头像,元券为毛泽东侧面浮雕像。人物头像水印与几何图案水印不同,它不仅要表现线条,而且要表现出明暗层次,因此在工艺技术上也要复杂得多,这也是中国钞票纸生产工艺的一大进步。这些固定水印头像均由侯一民、邓澎设计绘制,参与水印图像雕刻的有郑新臣、胡福庆、骆富文、夏冠英等。

二、加强油墨防伪

油墨是钞票印制中的主要构成成份之一,第四套人民币使用了多种防伪油墨,如无色荧光油墨、同色异谱油墨、磁性油墨等。

1、无色荧光油墨:一种本身无颜色,但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出明亮荧光的油墨,如年版元、50元券左右都有用此油墨印的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拼音面值,在紫外光下发出黄色荧光清晰可见。

2、同色异谱油墨:在太阳光或灯光下与一般油墨没有区别,但在紫外光下就会发亮或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例如:1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黄绿色的桃花树干;2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土黄偏绿色的翠竹竹干;5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桔红色花纹(即仙鹤的头顶、颈、翅膀);10元券正面中间部位平凸印的桔红色的凤凰;50元券背面右上角衬托面值平凸印的桔红色花团,即“50”面值部位的桔红色;元券正面四领袖像左边桔红色的花纹等,都采用了同色异谱油墨。

3、磁性油墨:需要专门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第四套人民币各票券的号码,以及50元、元券正面下边颜色较深的花边都采用这种油墨。

三、在制版、印刷工艺上加强防伪

第四套人民币在制版和印刷工艺上主要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凹印接线技术、套印对印技术和平凸版接线技术等,大大提高了人民币的防伪功能。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一直是国际上通用的钞票防伪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特点是墨层厚,手感强,难以复制。

人民币的主景图案都是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尤其是年版50元、元券,正、背面主景及装饰花边、花球、面额文字等凹印部分版纹加深,使雕刻凹版印刷图案更具有立体感。由于第四套人民币各票面全部采用人物头像作主景,因此,对凹版雕刻工艺的要求也比前几套人民币要高得多,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服饰的人物,都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刀法加以细致的刻画和区别。这从各个票券的票面上可以看到,一幅幅雕刻凹版印刷的人物头像,线条清晰,刀法流畅,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每一幅头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凹印接线技术也是钞票的一种专用印制技术,其特点是色彩较为明显,颜色衔接自然过渡,无漏白,无错位,线条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成线状。套印、对印技术就是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艺,使钞票正背面图案一次印刷成形,使特定部位的图案正背面完全重合。例如:1元、2元、5元券正面左下角的小花束和背面的小花束完全是对应吻合的。平凸印接线技术是人民币采用的比较可靠的防伪技术,它的特点是一条完整的线上印几种不同的颜色时,不产生重叠、缺口现象。上述所有先进印刷工艺和新型印钞材料的采用,大大提高了第四套人民币的防伪性能,它标志着中国的印钞造币技术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四、安全线

在钞票纸中埋入安全线,也是人民币防伪的主要措施。安全线是一种金属材质的细线,用仪器检测有磁性。年版元、50元券新增加了金属安全线,它是在造纸时加入的、埋在钞票纸中,而不是直接印在票面上。用肉眼迎光透视,即可看到安全线贯穿于票面右侧的钞票纸中。

安全线的使用,是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亮点之一。早在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初期,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初步具备了防伪安全线的生产能力。考虑到货币发行的可靠性,对市场实际应用安全线工艺尚未有完全的把握,轻易不敢在生产中正式使用。后来,由于社会上流通的高面额假币较多,中国人民银行这才痛下决心,改进第四套人民币高面额钞券的生产工艺(年版50元、元),正式启用防伪安全线,提高钞券的抗伪能力。在安全线使用的初期,确实保护了50元、元这种高面额的钞券,假币辨别容易多了。

这也可以说是第四套人民币生产工艺的另一个亮点,同时也印证了第四套人民币为何一开始并未使用安全线等防伪工艺措施(年版50元、元)。

磁性标记、安全线等防伪措施,均是在第四套人民币上首次使用。

五、其他

第四套人民币还使用了“互补图案”。例如在1元、2元、5元纸币的左下角有一个花形图案;同时在其背面右下角也存在类似图案。迎光观察纸币,可发现两个图案是完全重合的。

此种防伪措施虽然在当时未被公开,但它在第五套人民币中得到加强(阴阳互补图案),并成为公众防伪措施之一。

收藏分析

折叠价值

第四套人民币是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的,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元六种,辅币有1角、2角和5角三种,主辅币共九种。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先与第三套人民币混合流通,正与第五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混合流通,但实际上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不少券别在市面上已很少见,有个别品种实际上已进入收藏领域。第四套人民币问世至今已近20年时间,由于其发行流通之际也正是人们收藏意识提高之时,因此大部分票券存世量还相当大,收藏与投资第四套人民币仍需十分慎重。第四套人民币绝大多数品种存世量逐渐减少,2角,2元银行已只收不付整整11年,这部分券别还是值得人们收藏的。[3]

四套人民币全部券别中,升值最快的可算是80版50元券,该券存世量很少,在市面上几乎无流通。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四套人民币版50元券发行后不久,该券就逐步被银行回收。当时在钱币市场里,80版50元券很快就攀升到65元一张,在以后很漫长的日子里,该券一直呈慢牛上升走势,现该券最新市场价已达到元一张,比面额整整翻了四十番。还有版元券,存世量也较少,现市面上也无流通,目前最新市场价约元一张。另外一些小面额券种,如80版1元和2元券,现存世量不多,也值得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enge.com/ccgj/5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