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长城 >> 长城公司简史 >> 北京

北京

北京,从小在心中一直憧憬的圣地,希望有一天能坐着火车去北京,看看北京天安门,去长城当一当英雄好汉。在那个经济开始复苏交通不甚理想的年代,去北京对一个孩子就是梦。终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实现了愿望,有幸来到北京。在那年七月,特殊的年代,在东北上学的毛根儿朋友提前复课,相约随同前往,开启一段穷学生的旅行。这是我第一次出省,第一次在火车上过夜,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许多的第一次,在我心中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记得当时从家乡坐车到成都北站要用了一天的时间,在拥挤的成都火车站买上火车票,兴奋地坐上绿皮火车。当时最快的火车到北京要三天二夜,我们穷学生那可是一路硬座,白天坐在拥挤和嘈杂的座位上,看着一路上上下下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听着来自于天南地北人说着听得懂也听不懂的南腔北调,感受着各种人间百态,第一次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周边的人,竟有种惬意。晚上听着火车隆隆的轰鸣声与汽笛声,第一次忱着行李包睡在座位下,闻着复合百味,享受着能全身伸展开的美好渐入梦乡。条件好还需大家分享,半夜还要换防,艰苦快乐又印象深刻的第一次远足。记得半夜第一次在西安站的站台上散步,第一次看到青纱帐般的黄土高原,第一次看到泥浆般滚动的黄河水……第三天上午到达北京火车站,虽然疲惫不堪,但仍兴奋不已,我来了,北京!留下倩影,为了此行专门借了一部傻瓜相机,用的可是柯达胶卷哦。从北京站出来,第一次感受地铁,那可是高大上,宽敞明亮,飞驰在地下。在那个时代,除北京外,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地面公共汽车,拥挤而缓慢……住西单一国家级行业招待所,三人间竟没有独立卫生间,条件甚至不如今天许多县城私人宾馆,但特别的干净整洁,这可是首都。由于我们火车票终点是到哈尔滨,中途停留有时间限制,因此我们只计划在北京停留二天的时间,安排一天长城、十三陵,一天故宫及周边,抓紧时间,完成第一次北京之行。记得在前门附近坐旅游专车去八达岭长城,在我的脑海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长城,那可是建在高山险要间,攀登比较困难。而实际到了八达岭,长城不过如此,虽然蜿蜒曲折,盘绕在山脊之上,那对年轻的我们,就是小菜一碟,两三下就冲到八达岭长城最高点,望着伸向远方群山之中的万里长城,一点都没什么感受,就这样结束了第一次长城之旅,算是也到了长城吧!没有骄傲,竟有点轻视。去了詹天佑纪念馆,温习了中国铁路史。接着去了十三陵,看了定陵地宫,左顾右盼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地宫内空空荡荡。唯有十三陵的松柏印象深刻,整个十三陵掩隐在高大翠绿虬曲的百年松柏之中。第一次感受到苍松翠柏,帝王陵墓之雄势。第二天故宫博物院,由于天安门及广场全面封闭,午门关闭,只能从北门进出,一个折返,二个半小时,真称得上跑马观花般故宫之旅,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印象:故宫荒凉冷清,建筑气势磅礴,色彩耀眼,但第一次的故宫没留下一丝激动。唯一感动是出门后去景山公园,站在景山公园最高处看到中轴线上皇城气势恢宏,无以言表。这是我最初的京城印象,我的历史北京!还去了王府井大街,当时的北京商业中心,街窄房旧,感觉甚至不如当初成都的春熙路。这是我的第一次北京之旅,因为短暂,注定片面,加之年轻,浮躁而缺乏文化,第一次北京之行仅是一场任务之旅,打卡之旅。第二次北京之行是在二十年之后,年因工作原因,去大连,路经北京,一批同仁组团在导游的带领下,去了慕田峪长城,奥体中心,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王府井小吃一条街。也是二天时间,但对北京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首先慕田峪长城和八达岭长城一样在丛山峻岭之巅蜿蜒,但相对紧凑,起伏较大,有些段较陡,林木葱郁,后期人工修建比较明显。在奥林匹克公园见到心中久违的鸟巢与水立方,仿佛回到年8月,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看着鸟巢与水立方,为中国加油!骄傲自豪!而在故宫第一次听导游讲解三大殿之精髓,也见证了后宫之精巧,理解了红墙内的沉重,弥补自己历史知识的短板;在颐和园感受到皇家园林之气势,也领略中国古典园林之灵巧,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在颐和园展现得淋漓尽致。仅半天时间,只有石舫、长廊的画,十七孔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它的就想不起来了。而这一次的王府井容貌彻底改变,已是一条宽敞纯现代的商业街,现代气息尽在其中。第三次到北京,年因孩子上学,领导从来没去过首都,借这个机会,满足其愿望,当好向导,好好去认识北京,感悟北京。住在领导一同学家,又恰逢9.3阅兵。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制定了详细计划,到北京西站,热情的同学直接送到八达岭,让领导首先有种英雄好汉不提当年勇之豪气,来北京,没有错。再次感受十三陵苍劲的松柏,晚上接风前门涮羊肉,盛情难却!第二天开始我们自己的北京之行,第一要做的凌晨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庄严而神圣的升旗仪式,几十年的期盼在那一刻得到实现,看到国旗离开升旗手的那一刻,国歌奏响,一切一切瞬间凝固,激动自豪,心潮澎湃!去圆明园,见证中华民族的瑰宝,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它集中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是我多年的夙愿,此行必去。从圆明园南门入,经圆明园走长春园,从绮春园出,全程步行,真正的去感悟百年前中国古代园林之辉煌。虽已没有了颐和园皇家园林之精巧细腻,更看不到三大园之气势磅礴,但其规摸,遗址仍能隐隐约约感到昔日的繁华、宏伟,站在每一个空旷的遗址湖水前,想象精美的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美景。而今天却是断壁残垣,述说着那一段耻辱的历史,痛心疾首!强盗们的罪行告诫我们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一百年前,我们无力抵抗西方列强的洋枪大炮,一百年后的今天,再也没人敢小视我泱泱华夏。作为历史的见证,圆明园虽然被毁灭了,但它就仿佛一口警钟,时刻提醒和鞭策着中华儿女:国富才能民强,国泰才能民安。再次走进颐和园,充足的时间慢慢去欣赏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这些建筑真正的美,让过去匆忙的自己沉淀下来。去后海去南逻鼓巷去国子监,穿行在老北京老街老巷中,听着京腔,感受老北京的四合院、三轮车、老北京小食……每一条巷子都是一段历史,都是一段传承,靠在每一面历史斑驳的墙上,你仿佛能听到悠悠的历史声回荡在耳边。去了壮观宏大的天坛公园,天坛是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的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时逢9月3日天安门阅兵,虽然进不了现场,但由于住在长安街附近,能亲耳听到坦克在长安街上的轰鸣声,亲眼看到飞机飞过头顶拖过长长的彩带,为祖国强大而自豪。也去了奥体中心,但没有去成故宫,带着一丝遗憾离开北京。第四次北京之行,在年6月去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接上孩子一家人从北京感受坐高铁回成都的滋味。想想第一次的三天二夜,而如今仅仅七个多小时,不感相信祖国这三十年的飞速发展,今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在享受发展的成果,骄傲!正好有半天,这是我们一家人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北京之行,那一定了领导一个愿,不能错过故宫,必须完成其夙愿,中午直接从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午门进故宫,这是我的第三次故宫行,领导的第一次故宫行,沿着中轴线前行,不再去纠结悠久的历史,而是去寻找当今故宫的网红点,拍照打卡分享自己的愉悦……旅游新赋予的意义。作为三进宫的老客,虽仍文化水不平,但也只好半壶水响叮当,滥竽充数当好向导。再次被宏大的故宫感动,为故宫的精深文化自愧。故宫,中华之骄傲,永远的传说。四次北京之行,跨越三十年,一个穷学生之旅到一家幸福之旅,虽然每一次更多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enge.com/ccgj/7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