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疫情呈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的态势,南京、上海、海口疫情与货运、冷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对冷链物流行业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
疫情之下,我国冷链物流从业者应如何保安全、谋发展?后疫情时代,我国冷链物流还有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破局之道又在何方?
7月21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禄口国际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经复合与专家组诊断,共发现17例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其中确诊病例9例。
8月2日,上海浦东一医疗机构报告,发现浦东机场货运区一名外航货机服务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8月9日,据海口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初步判定8月5日确诊病例林某某感染病毒源自海口美兰机场俄罗斯入境货运航班。
南京、上海、海口等地多起机场人员确诊新冠肺炎事件均与境外输入高度相关。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专家张伯礼给出了4点建议:
一是将港口及边境城市的海关、冷链从业人员的新冠疫苗接种率提高至90%;
二是加强海外高风险地区来华人员检测、隔离工作;
三是严防冷链物流食品传播途径,单独设置冷库、加大抽检力度,对来自海外的冷链物流食品单独设置冷库保鲜,并加大抽检力度,完善流通信息,以利追踪溯源;
四是注重来自海外确诊病例的病毒测序及分析工作。
张伯礼提出的4条建议中有2条涉及冷链物流。那么,面对疫情,我国冷链物流从业者应如何保安全、谋发展?
疫情之下,冷链物流怎么办?
冷链物流筑起防疫新战线
这轮以南京禄口机场为源头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波及多省,受疫情影响的地区紧急展开核酸检测、留观、健康码变色等措施。面对疫情的反扑,地方政府的反应速度值得称赞。
为何本轮疫情发展如此之快,传播范围如此之广?南京疫情防控公布的内容显示,掀起本轮反扑疫情的新冠病毒毒株正是肆虐印度越南等国已久的“德尔塔”毒株。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尔塔”毒株病毒毒性大,含量高,所以在人和人之间传播时,所呼出带来的气体中病毒的浓度就更大了,传播性更强了。
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和科学普查之下,普罗大众已了解到“低温潮湿、缺少阳光的环境”更适合新冠病毒生存,而冷链物流因其自身特点成为病毒“青睐”的家园。这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副司长李华强在8月4日下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及时修订技术指南。8月13日,交通运输部修订印发《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第二版)》,该《指南》要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心,抓好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新冠病毒通过冷链物流渠道传播。
新形势下,冷链物流行业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高风险岗位人员的闭环或封闭管理,增加核酸检测频次,强化环境清洁消毒,筑起疫情防控新战线。
京东物流“智臻链”防伪溯源平台
冷链防疫理念需深入骨髓
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以后,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给全世界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人们仍需紧绷疫情防控弦,牢记疫情防控理念,否则,疫情防控战线会如马奇诺防线一般形同虚设,无孔不入的病毒也将趁虚而入。
关于疫情防控理念问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副会长张签名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在新冠肺炎疫情依然猖獗的今天,如何将病毒阻挡在冷链物流全程之外,是新时期冷链物流发展的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冷链安全新理念。”据张签名介绍,冷链安全不仅包括温控安全、卫生安全,还有包装安全,在疫情之下要对冷链产品的包装进行消杀,只有这样才算形成了真正的冷链全程安全链。冷链物流企业、商家、消费者,这些与冷链物流行业相关的人需要把冷链防疫理念刻入骨髓。
现在,广大消费者对于冷链产品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