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792653.html
很多电影,尤其是爆米花大片,都简单粗暴。
情节一句话可以概括,故事平铺直叙一泻到底,一看开头就知结尾。
不过,同是简单粗暴,有的片很爽,有的就没啥快感。
今儿,头条君聊一部简单粗暴的爽片——
《豪勇七蛟龙》
TheMagnificentSeven
先说点负面东西。
在比较苛刻的Metascore上,它的得分只有54。
烂番茄新鲜度也一般,只有63%。
这意味着,口碑在媒体和影评人那里,是失败的。
在群众那里呢,IMDb是7分。
豆瓣7.3。
都还不错。
头条君的观感是,爽点不少,值得一看。
这片预算9千万美元,北美票房不到一亿,收成不好,赔了些钱。
原因很多,最主要还是西部片在美国,就像武侠片在中国,已然是过时类型咯。拍西部片,如果还是复古款,风险很大。
偶尔出现一爆款,必然有些新的消费点。
《豪勇七蛟龙》不是爆款,新意不多。
不过,它的可看性和娱乐性,完全值得耗费2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
有媒体评论说:“安东尼·福奎阿的《豪勇七蛟龙》是一部骑在马上的《速度与激情》,这是给那些不会去看《日落黄沙》的人拍的《日落黄沙》。”
《日落黄沙》是一部上世纪60年代的经典西部片。
这意思大概就是,它是新时代的快餐版《日落黄沙》。
还有媒体说:“剧本和演员都很不错,结尾的战斗场面也很棒,这两点使得安东尼·福奎阿的第一部西部片虽然很传统,但还是脱颖而出了。”
片子是翻拍,好莱坞在年拍过同名原版。
卡司都是当时的硬汉巨星,尤·伯连纳、史蒂夫·麦奎因、查尔斯·布朗森等。
原版的模板,来自黑泽明的《七武士》。
所以,年的这部《豪勇七蛟龙》,不只类型不新,故事套路也有几十个年头了。
徐克的武侠片《七剑》,也是这个套路。
看过这些老片的童鞋,可以收获一些迷影乐趣。
没看过的呢,更好,没任何包袱,还可能有新鲜感。
故事很简单。
有一个恶霸,杀人掠货,想占村民良田。
有村民找了个人,也就是“七蛟龙”的头头。
恶霸势力太大,这个头头必须找帮手。
他开始组团攒局。
最后,干掉恶霸。
没啥意外,没啥反转,就这么简单,这么粗暴。
那爽点是怎么来的?
《长城》是刷脸片,《豪勇七蛟龙》也是刷脸片。
但《长城》刷的是无意义的脸,刘德华、张涵予、彭于晏、林更新、郑凯、黄轩、陈学冬、王俊凯等,换成非明星演员甚至群演,都没问题。他们的唯一意义,是数字不明的票房吸引力。
而这部电影,刷脸刷出了味道,刷出了荷尔蒙。
七蛟龙头头是丹泽尔·华盛顿。
然后,还有「星爵」克里斯·普拉特。
老帅哥伊桑·霍克。
韩星李秉宪。
这是七人团。
西部片,男性气概至上。
几位明星没有辜负这一类型,他们在片中的造型和表现,均是近年最糙最爷们的一次。
丹泽尔的侠气与愤怒,伊桑·霍克的颓丧与仗义,「星爵」的玩世与豪爽,几乎可以透过电脑屏幕,传到我们的耳鼻。
他们先是人,再是贼、罪犯或侠客,最后变成英雄。
而《长城》呢,群星先是符号,是可以忽略的工具,再是人。他们的角色没有魅力,他们的表演也没有魅力。
有人会说,《长城》是怪兽片,《豪勇七蛟龙》是西部片,不同类型没有可比性。
其实不然,在终端体验上,好不好看,爽不爽,感官不会骗人,会做出最直观的比较。
而在内在机理上,它们作为类型片,都背负着相应的类型片道德。很多类型片,都有相似的创作机理。
《豪勇七蛟龙》中的音乐、黄沙、落寞、豪气,是可视可感的,并且有一股气,将所有元素拧在一起。那股气,其实就是它所属的类型气质。导演对类型元素很熟悉,掌控力也够,尽到了类型片的义务。
《长城》呢,就欠缺怪兽片该有的惊悚和震撼,它只在局部是过关的。它是张艺谋的一次作业,他缺乏对类型片的激情和熟稔。
《长城》讲的是一个套路化的好莱坞故事,执着于传递“中国文化”的目标,却只剩下“中国元素”的拼命罗列,讲真,只有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们才会去凑字数吧。
易之(via腾讯娱乐)简单粗暴的爆米花片子,依然可以在简单的情节上大做道场,就像在针尖上造大楼。
做到极致,那就是《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这样的极品。
一个简单情节里,包裹着无数繁精巧的惊天手艺。乔治·米勒把爆米花玩成了牛逼的视觉艺术。
导演安东尼·福奎阿不是乔治·米勒,非要给个定位的话,他算是个不错的匠人。在美国的类型片中浸淫长大,拍西部片时,《正午》、《日落黄沙》、《原野奇侠》等,都是培植在他意识里的营养源。
张艺谋没有表现出对怪兽片的热情。他就是要拍一部大片而已,要进行一次所谓中外文化的对接,他只是恰好碰到了一部怪兽片,来完成这样的责任或任务。
对爆米花片,头条君要求不多。但该有的爽点,必须有。
《豪勇七蛟龙》便是一部具备基本道德的爆米花片子。
虽然在创作上,它没有突破性贡献,没有收获影评人和媒体舆论的大面积好评,但在观赏性上,它很给力。
而且,不管你是不是西部片粉丝,都能消受它的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