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会野长城变ldquo路面rdq

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601/4632580.html

近10年大量的长城保护修缮工程,在不同环节、不同地域都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这些离散状态的经验教训需要总结。

文/董耀会

辽宁省绥中的“最美野长城”经修缮后变成“路面”,一石激起千层浪。昨日,国家文物局对此回应,如该工程存在施工管理、工程质量等问题,一经查实,将依法严肃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此事曝光后,当地文物部门反复强调,修缮工程合乎相关规定。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批准各地实施了一批长城重点段落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这期间,国家文物局在《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基础上,编制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长城保护维修工作指导意见》。

《意见》很大程度上规范了长城维修的流程和要求,但实施过程中各环节执行单位的理解和量化程度存在较大偏差,实施效果往往与《意见》相悖,急需深入反思与研讨;而《意见》本身也存在需进一步量化和细化之处,且还不能起到长城修缮施工规范和标准的作用。

近1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城维修工程项目最多、投资最大的10年。大量的长城保护修缮工程,在不同环节、不同地域都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但这些经验教训目前尚处于离散状态。像小河口长城被修缮后,就连辽宁省文物局局长都表示“确实修缮得不好看”,这挺能说明问题。眼下就亟须对这些加以梳理,并发现各个环节衔接的问题和整体机制方面的不足,从而编制各种规范、导则、案例库等,更有效地指导修缮工程实施。

长城本体修缮的“度”的把握,是社会普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enge.com/ccqb/9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