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H6这台SUV,不仅是长城汽车的销量顶梁柱,同时也是自主品牌在城市化SUV的先行者。当然,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借鉴模仿”,尤其是底盘方面,此前哈弗H6尽管外观经历过数次大改,但却被一直诟病延续了老款CR-V。
这一次在试驾会上也很幸运的看到,哈弗这边负责底盘和车身标定的技术人员也来参与了试驾活动。与他们交流下来,实际上第二代哈弗H6开始、虽然底盘看着没变,但已经修改了50%以上的细节设计;而全新柠檬平台的第三代H6,则是从四五年前就开始立项,平台化开发当然也是正向。
能体现出正向研发的地方有两点:第一是车重,相比之前的车型大幅降低了至少kg,也依然能满足碰撞和安全需求——或者说正因为此前是逆向借鉴,为了保证安全冗余度、各个支撑件的横截面都要做得更大、更沉,而全新的白车身结构已经不必如此。其次,一些新工艺的进步——比如一体式热车型门环等等,也能进一步降低车重。
第二点则是在底盘设计灵活性上,试驾现场的全部是1.5T两驱高配版本的H6,后排地板全平,趴到底盘下面看布局,油箱在后排座椅下方位置塞得满满当当,好像完全没给传动轴留出空间。原本我以为全新H6也是仅仅提供PHEV版的后桥P4电机这种四驱形式——但长城工作人员却说,实际上柠檬平台的H6白车身的下半部分可以有好几种,PHEV版、燃油四驱版、燃油两驱版都不一样,充分把各种结构的配重、空间布局优化到极致,后续会视情况决定是否生产,这也算是吃透了底盘设计和平台化生产优势吧。(当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H6的销量足够支撑前期成本)
至于车辆本身的试驾感受,相当平顺自然的转向手感和明显强于同级的底盘质感应该是最大优势,而在动力系统方面,这批试驾车的一致性做得并不好,我们最开始公路试驾的那台车变速箱标定闯动明显,而后来用于拍摄静态的车型就没有这一问题。后续若有机会,再来看看瘦身成功、加上官方宣传热效率超过38%的发动机和高传动效率的变速箱,到底油耗水准是否能逆转大家的印象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