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538.html
众所周知,茅台的核心壁垒是绝无仅有的“品牌地位”,而茅台品牌地位的塑造离不开核心消费人群的定位与维系,谁是高端白酒的核心意见领袖?毫无疑问,当然是政商务精英人士。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要说历史积累和荣誉,茅台酒其实并不算突出;众所周知,首先西南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并不是历朝历代中心地区。而其他历朝历代腹地,都是名酒辈出。并且就算是在川黔地带,川酒的名气也在相当长时间压制住黔酒,比如内战时期,泸州老窖在当时的政治中心重庆深受欢迎。
那么茅台是如何一步一步在品牌上达到如此高度了?应该说,茅台的光历史很大部分源自于近代红军长征时期与政治结缘,并且在之后茅台领导人一直将自己与新中国成长绑定在一起。
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这个时期,茅台深受周总理、许世友将军等老一辈元勋的喜爱,多次用于国宴,承担了“外交酒”的重任。在六十到七十年代,茅台是“特供酒”,大部分内销茅台都是在“封闭渠道”进行,在七十到八十年代,因为出口价格高,更是承担起了出口创汇的重要任务。
总的来说,这段时期,茅台享受了其他酒都没有的待遇,无论是定价、还是在政界的品牌影响力,都远远高于其他白酒品牌。
但其消费场景也主要在政界。
随着白酒市场化的深入,市场消费场景开始变化,在随后的几十年发展里,高端白酒消费市场演变轨迹从政务到商务再到中产消费;茅台虽然在政界(特别是军界)有影响力,但是在其他市场的影响力还尚未开垦,特别是在年之后市场化后的五粮液大幅提高出厂价,一度超过茅台,拿到高端酒的定价权。
那么茅台酒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拿到如今的品牌优势的了?
年茅台市场化改革,茅台在品牌营销方面选择持续围绕在军政界核心意见领袖,继续将自身与新中国成长联系到一起。茅台集团以军区为核心,逐步向党政系统、文化名流、大型企事业单位等营销渗透。
年之后,几乎每年,集团领导带队都会主动慰问各大军队,在年更是将这个“慰问动作”的影响力发展到极致:与解放军七大军区结成友好共建单位。
据新浪网等媒体整理:
年,季克良率慰问团赴酒泉造访,与长城总公司合作,将茅台酒酿造原料送入太空飞船,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揭示茅台酒有益身体健康。
年,建军节来临之际,茅台集团组织员工到省军区、武警总队、省消防总队慰问。
年,季克良率团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年,建军80周年,茅台集团高层分别向全国各地解放军慰问,在北京地区,时任袁董事长分别访问了中央军委办公厅、北京四总部、北京军区等各单位,历时12天。
年,茅台高层继续慰问了北京相关军队部委;同时又慰问了贵州省消防总队和省武警总队;7月25日,季克良率慰问团造访了香港中环的解放军驻港部队总队。
年、年、年茅台集团延续一贯的拥军传统,每逢建军节时间段,集团高层分赴全国各地军队慰问,直到年“三公消费”后停止。
当然,即使在“三公消费”之后,茅台各地经销商也会自行与党政军互动,延续这一传统,哪怕是高端白酒“三公消费”由年的70%消费占比降到年的20%不到,茅台的消费场景已转变到商务场景。
通过获得军队支持,得到党政系统的认可,进而撬动全国各个单位领导体系等核心消费者,并且从年开始茅台自建的专卖店选址多在军区、政府部门集中的地方,用于更好的维系当地党政军关系。
通过完成了对核心消费团体的渗透和维系,事实上,茅台的品牌效应已经在全国人民心中“深入骨髓”,既是心智上的,更是实力上的;无论消费场景如何变化,茅台都占据着主动位置。
通过核心消费人群的支持,茅台在市场上的需求逐年提升,需求提升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价格上涨,“出了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一瓶茅台酒至少要五年”茅台众多的“故事”更是加剧了这一稀缺性,品牌效应持续强化,从股票市场来看,茅台已经是事实上的“民族品牌”。
1、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