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站超级工程形隐于山

清晨,建在八达岭长城核心区内的八达岭长城高铁车站显得庄重而低调。京张高铁“悄无声息”地通过,实现了对世界遗产最好的保护。“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个车站由新八达岭隧道和八达岭地下长城站组成,站房主体和功能布置于地下。隧道一次并行水关长城,两次下穿八达岭长城,最浅下穿老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埋深仅为4米,最大埋深则可达到米。这个“超级工程”诠释着中国“基建狂魔”的力量。事实上,没有人会愿意追求全球埋深最大高铁站。八达岭属于山岭重丘,没有平坦的地面,要搞建设,只能在山体开挖,也是因此,八达岭长城站独占4个“中国之最”:目前国内埋深最大、单拱跨度最大、游客提升高度最大和建造情况最复杂的暗挖洞群车站。八达岭长城站在设计规划之初,有两种观点争论得异常激烈。一种观点认为,这个车站应该移出风景区,离得越远,就是对文物越好的保护。另一种观点认为,全世界游客来中国都要看长城,高铁既然修到了这里,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最终,以人为本的方案获得认可,即方便游客直达景区,又秉承绿色建筑的理念,让站房与自然相融。接下来的问题似乎更为棘手,因为《长城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工程建设,不得拆除、穿越、迁移长城。而八达岭越岭段除了穿过长城,还要穿过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老京张铁路青龙桥站。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考虑,想修地面站基本都是不可能的,只能建设地下站。京张高铁动车组时速高达公里,对线路的平整度、笔直度要求极高,是一种很“娇气”的铁路。为了保护它的平稳运行,工程师们绝不会让它跋山涉水,而是遇山开山,遇水搭桥。12公里宽的八达岭怎么办?答案是只能选择直接贯穿。在新八达岭隧道的施工中,共设置有78个大小洞室,简直就是一个“洞群”。所谓“多层”,意思是车站的地下结构主要分为两层,上面是站厅层,站厅层中部设大跨穹顶中央大厅,大厅两端则变为单洞隧道,就像一个烤串,在两侧小隧道上穿了个穹顶大厅。下面是站台层,站台层由3个单洞隧道组成,除此之外还有联通站台和站厅的进出站通道的隧洞。“洞群”的设计则意味着洞和通道形成多个交叉点,每一个交叉点都是危险源,都要谨慎处理,如履薄冰。由于隧道要穿过八达岭长城,盾构机和传统爆破技术都不能用,工程师们选择了精准电子雷管减震技术,每爆破一次,只相当于在长城上跺一下脚,确保了长城及山体安然无恙。新八达岭隧道可不单纯是一条隧道。整个车站的建筑面积为3.6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紧贴着山体修建的车站站房高度低于周边山体,外立面的石材与长城城砖的色彩、纹理相呼应,实现了“尊重自然、形隐于山”的设计理念。车站屋面还将种满绿色植被,和山体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还原八达岭原生态自然风貌。全球最深高铁站,电梯最关键。完成检票后,游客就会看到八达岭长城站最大的亮点——长道扶梯。进站的3部长道扶梯提升高度为40米,相当于15层楼高,长度80米,踏上扶梯向下望,一眼望不到头,随着扶梯缓缓下行,人仿佛要走到地心里去。出站,84米的长道扶梯则让人有一种要飞到天上去的穿越感。乘坐下行电梯达到地下通道层后,一站台和二站台的入口就会出现,游客需再乘坐一部下行电梯才能最终抵达站台乘车。Tips八达岭长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enge.com/ccqw/5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