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北京8日游下

暑假治疗白癜风去哪儿 http://m.39.net/pf/a_6172053.html
年1月16日,周三,晴

今天温度进一步降低,到了可怕的零下十一度,但由于没有了妖风,竟然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又进了一次国博。本打算先去清明上河图放映厅看看,结果不巧放映已经结束了。更不巧的是,我们终于发现了中国文物展——之前见的很多都是外国文物,让我一度以为自己进了外国博物馆,现在终于在地下一层发现了它们。

我们走错了入口,于是只能按倒着的顺序看文物——从隋唐五代到石器时代,后来由于审美疲劳,就没有再回头看宋元明清的文物。

北魏武官俑西汉青铜犀尊

国博的文物自然都是精品,文字介绍也都精简有力,但我们认识的精品实在太少——只有四羊方尊和人面鱼纹盆。司母戊鼎到走也没找到。

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

看完又上了四楼,终于看到了售货机,买了瓶饮料一饮而尽。随后大红就蔫儿了,坐在外面休息,我则进了钱币馆看了一遍钱,没多久也审美疲劳了。我揣摩就这么些钱就足以让我审美疲劳,那钱币博物馆还是干脆别去了。

我们终于在下午四点左右出了馆,看时间还充裕,就坐上了去景山公园的公交车,准备去景山上看故宫和日落,以及吊死崇祯的歪脖子树。

景山公园的票价差点让晓红没了挤公交的钱——每人一块钱(半价)。景山公园面积很小,一半是景山,一半是公园(通俗易懂)。我们进了门就朝着“崇祯殉国处”走去。

还没到歪脖子树,就先看到了三个介绍“崇祯殉国处”的铭牌。

上面说到,吊死崇祯的歪脖子树早在年就被砍了,现在的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移栽过去的。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果然是红卫兵干的,气得我几欲呼喊。红卫兵真是个神奇的存在,他们是愤青、魔鬼,是一群与全世界为敌的疯子,伤害无辜群众,打杂文物,破坏历史遗迹,无所不用其极,在共和国时代出现绝对是天大的讽刺!同样遭受伤害的还有民国时立的两块碑:“崇祯殉国处”和“崇祯殉国三百周年”纪念碑,建国后不知什么原因被挪走了,好在后来又放了回来。

虽然歪脖子树已经不是以前那棵,但至少地方还是那个地方,这里真的是中国最后一位汉人皇帝在发现国家已经无力回天之后,保留自己最后尊严的地方。

看完歪脖子树,我们就顺着旁边的步梯,准备前往景山最高处。没想到刚走到楼梯的第一个拐弯处时,竟看到一只黑黄相间的胖猫正卧在第一段楼梯最高处的中间打盹儿,任两旁人潮涌动它自岿然不动。仔细一看,它竟然没睡着,眯着两只不一般大的眼睛不知在思索什么。旁边游人见它如此可爱又奇怪,纷纷为它拍照。晓红说之前有人摸它,它竟然也没离开。这样的举动,让我不由得觉得它是在为可怜的崇祯守灵,晓红也说她听说猫很有灵性。不管它是真的在打盹儿,还是碰巧走到这里累了想要休息一会儿,我宁愿认为它是在守灵,人再多它也要坐在正中的位置,静静思索,静静陪伴。

我们又走到了更高的地方,发现它依然在那里,依然有游客给它拍照,而它依然一动不动。

我们走到最高点——万春楼,恰逢夕阳西下,我们看到了最美的故宫和最美的北京。游客们竞相拍照,各大相机轮流上阵,我也拍了不少,然后离开了景山,告别了守灵猫。

南故宫,北景山年1月17日,晴

在市里拥挤了这么多天,今天决定下乡——去昌平的大山沟里看一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天寿山南麓,距京城约50公里,总面积多平方公里。自永乐七年(公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藏入思陵止,其间多年,这里先后修建了13座金壁辉煌的帝王陵墓、7座妃子墓、1座太监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明十三陵年7月3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三陵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

以上是百度百科内容。我认为每去一处景点,特别是人文景观,都要提前详细了解一下它的历史,这样不仅会更有意义,还会增添趣味。然而我每次去旅游都懒得搜,以上内容也是刚刚搜的。

十三陵以前是一体的,有长陵神道作为总神道,其他皇陵的神道则是从长陵神道分出,再到各个皇陵。现只剩下长陵神道和各独立的皇陵,目前又只有长陵和定陵对外开放。搜一下路线,需要先坐特12路到德胜门,再乘路直达长陵。

坐上特12路时刚好九点,为早高峰中的高峰,双层公交中的楼梯都站满了人。车子大约开了一小时才算悠到德胜门。

我一看,果不其然,德胜门由于地处北二环中央,是京城去往北方各区和各大山沟景区的公交枢纽。以德胜门为中心,各大公交来来往往,于是小小区域围了不少栏杆。这一围可不得了,我迷了,导航要让我在交警眼皮子底下跨越栏杆走到路的公交站,以为我傻?如今导航是不能用了,我们找了半天路引,最后得知需要过桥到护城河北再绕回来。又一个咫尺天涯!

在公交站没等多久就上了,准备直奔长陵,看完长陵再回定陵,最后看神道。路很给力,刚出二环就上了高速。我拿出晓红让买的好吃点准备尝尝。还记得刚买它时晓红挺纠结的,说这种好吃点比那种好吃点好吃,但会掉渣,那种好吃点没这种好吃点好吃,但不掉渣,那我是买这种好吃点好点还是那种好吃点好点?我急得想给她一个温柔的巴掌,没等她再唠叨就拿了这种好吃点,因为这种好吃点更好吃点。

果然,尽管拿起时如履薄冰,吃时小心翼翼,可还是没能阻止残渣掉落一身。我只好带着残渣下乡,准备下车时抖掉它。

车子很快到了昌平,也下了高速。昌平区还是太年轻啊,徒有区名,其面积、建筑密度、商场档次都跟淮阳相差无几。还有更甚者,没多久车子就到了明皇蜡像宫东门,跟回了朱集似的。明皇蜡像宫是个换乘站,可以由此换乘去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公交。

不知什么时候,路两旁的耕地都变成了果园,不得不说北京人还是个顶个聪明,知道经济作物来钱快些。很快就到了长陵,长陵也是个公交大站,不用担心没车回去。我们前去买了十三陵联票,包括长陵、定陵和神道碑。

原以为号称平方公里的十三陵该是如何的气势恢宏,现在可算明白,平方公里中极大部分是山沟,皇陵只是寥寥镶嵌其中。本来面积就不大,又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摧残、人事变迁,早已成面积缩水、建筑破败的场景了。

刚进门时有一碑亭坐于右,亭内立一龙首龟跌石碑,上面分别刻着顺治的谕旨和吃饱饭就容易多愁善感的乾隆写的长篇大论之碑文。看介绍说此碑本来没有字,只是后来闲皇帝多了,于是有了字。顺治还好,只是下旨不得砍伐皇陵树木,让人修缮一下皇陵,并定期前来查看。以此来缓解一下民族矛盾。乾隆可好,又闲的没事写了一大篇文章,好像还在上面题了诗。

前方又经过柩星门、裬恩门,来到了祾恩殿前。

还没进殿,又看到了一只“守陵”的猫,此刻正以妖娆的姿态躺在楼梯上晒太阳睡大觉。我们绕过它,来到了祾恩殿。

殿内的中央部位有朱棣石像正襟危坐。其他地方则是文物展,有皇帝、皇后的各种服饰、头饰。我估计饰品是真的,服饰是复制品。因为目前为止十三陵里已经发掘的只有定陵,而定陵出土的衣物大多没保护好。大殿前方是朱棣的几张圣旨,右方为瓷器展。

出殿后又去看了一下猫,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我给它扔了个纸团,它竟然还玩了起来。可见平时陪着朱棣有多无聊。

我们接着往前走,到了最后阶段——方城,方城后面就是埋葬朱棣的巨冢。

我们登上方城,竟然见方城的墙上长了一颗大树,介绍说是清朝时期的,明朝栽种的树现仅留下数棵。

方城上视野开阔,可看到长陵外四面环山,由于不知道名字,就都叫它们燕山吧。楼内的石碑是嘉靖年间立的,写着“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样。我后来才知道,长陵没有发掘,有多幸运。

ATTENTION

出长陵时方十二点多,我在地图上看到未开放的献陵就在长陵西边不远处,于是野心四起,准备带晓红去献陵看看。

我带晓红顺着近道走了几百米就到了献陵。献陵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墓,他只当了十个月皇帝,连他爹的守孝期都还没到,就跟着爹走了。所以他的陵墓与长陵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不过现在看来也差不多了,都很破败。

建筑与长陵一模一样,只是大门紧闭,门口放着北京文物事业管理局年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高德地图里有人评论说里面有两条看家狗,我透过门缝也看见一条,相貌神似萨摩耶,不知道啥品种。叫它两声便过来了,唧唧直叫,想是它很想出来跟我聊聊天吧。里面还放着水盆等杂物,估计是有人住在这里了。

我们绕了一圈,没见到坟头——它被围墙包在了里面,墙上有不少摄像头,可能以前开放过一段时间。路两旁是枣树林,还有些干枣挂在上面没被摘下,我摘了一个尝了尝,很甜。地图显示再往前走就是献陵村了,这里每一个皇陵附近都有个同名的村子,应该都是当初守卫皇陵的兵卒的后代。后来才知这些村子组成的镇叫十三陵镇。

正要走,又在地图上看到不远处还有个庆陵——明光宗朱常洛的陵。于是又向前移步,来到了更短命的光宗的陵墓。

光宗更惨,整个陵被截成了三段,路这边是汉白玉做的桥以及无字的龙首龟跌石碑。那边是柩星门、祾恩殿等,基本是一半修缮一半荒废的状态。

ATTENTION

我们绕过祾恩殿,又走过一条小道,来到了方城和冢——当然也是有道门隔着的,我们只能透过门缝看看。正值晌午,这里又只有我俩,把我吓得吃起了薯片,压压惊。

庆陵后边还有陵,我们没再去,没开发的地方虽有野趣,但都进不去,没什么意思。于是原路返回,到了长陵基地。坐上了去定陵的路。

定陵是这里唯一一座发掘的皇陵,里面有定陵博物馆和地宫,唯独没有万历的尸骨,是个失去了灵魂的陵。我百度了一下,定陵是年国家在一没经验二没技术的情况下发掘的,发掘后很多文物由于保护不周废掉了。万历的尸骨放到了年,文革开始,愤怒的红卫兵们在定陵广场之上将这个“地主阶级总头目”的尸骨烧掉并砸碎,骨灰下落不明,至此那个曾经统治中国48年的万历皇帝被自己子民的后代挫骨扬灰,彻底消失。

我们先去博物馆逛了一下,看到了几乎和长陵博物馆一样的文物,不同之处就是多了个路引。后来得知当初考古队就是在这个路引的指导之下找到的万历墓室,发掘出了大量的文物,以及倒霉的万历,震惊了世界。

之后我们一路向北,走到大坟头的最北端——地宫入口。地宫意想不到地深,只见我们一直下楼,一路转弯,越走越快,就是不到。后来得知地宫竟然深达27米,看来48年的皇帝没白当,给自己修了个这么深的陵。

刚到地宫时只有我们俩,这么阴森的环境也没吓到我。我们先是见到了棺椁放置处——啥也没有,因为棺椁挪地方了。接着分别看到了万历的龙椅,以及孝端皇后、孝瑞皇后的椅子。栅栏里扔的全是公交费,我一伸手竟然抓到了两个。这会儿游客都陆续赶到了,我没再出手。万历这么阔气的皇帝,怎么会瞧得上这点小钱?怕是侮辱他都不够格,我替他扫除侮辱也并无不妥嘛。

往前走几步,就到了万历及其皇后的棺椁放置处。中间放着的巨型石棺就是万历的,只不过他只躺了三百多年,现在已经回归自然了。两边各放一口皇后石棺,棺椁附近则是放陪葬品用的木箱,因为原来的木箱都已腐烂,现在放的都是复制品。

ATTENTION

最后去的神道。

神道是一条窄而长的道,由于不用向故宫一样东拐西折,所以走起来十分方便。里边的人、动物及神兽石像只保存了一小部分,其他的已经不知所踪。

最先看到的是文武官俑,生动形象。之后的动物石像只有马、象和骆驼,有的站有的则卧。大象的两个脑壳尤其好看。然后是麒麟和其他说不上名的神兽。

ATTENTION

往后又有几根华表,以及仁宗为他爹立的神功圣德碑。碑的正面是明仁宗写的文,其他面则是多愁善感的乾隆帮忙补的。

年1月18日,周五,晴

去爬长城——居庸关长城。

八达岭几乎成了长城的代名词,而实际上有长城的地方远远不止它,只北京一地便有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等地有开发好的长城,另外河北、内蒙古、甘肃等地也有很多野长城。

八达岭小景区很多,除长城外,还有野生动物园、森林公园和古长城。由于名气最大,去八达岭的公交车也最多,居庸关则冷清得多,只有一班公交,而且是经过居庸关,终点居然也是八达岭。

从德胜门再次乘路到明皇蜡像宫,再转路去居庸关。中途竟然还有个陈庄站,我怎么就没生在这里呀!!!虽然淮阳的陈氏最正宗,但这里的陈氏最得势呀!!!

车子很快又开到了山沟里,进山不久就到了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居庸关的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取其远望如在云端之意。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公元年一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

以上也是百度百科内容。我们进了售票处,结果发现这里竟然已经无人售票了,只有一个检票员。扫码买票就可以,学生证看都不看。

刚登上城楼,就看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之碑,我揣摩全国各大长城景区都会有个这样的碑。还是毛主席精明,不指名具体是哪段长城,巧妙地给全国所有长城景区做了个广告。后来我还在某个地方发现了一名无良游客的字迹:“我是好汉”。可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楼上还有几门大炮,叫“神威大将军”。可见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社会一旦有了热兵器,是多么地吃香,火箭炮要是穿越到古代,起码也得当个大元帅。晓红很稀罕这几门大炮,伸出脑瓜往炮筒里面瞅,伴随着迎面而来的大风。

居庸关大门上挂着“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子,我搜了一下山海关,竟然也看到了“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子。估计函谷关、玉门关等地也都会有,那谁才是真正的第一呢?可能他们并列第一吧。

开始爬了。居庸关长城是唯一一个环形长城,西半圈长城地势最高,也最陡,所以我们选择爬西半圈长城,若有余力就把剩下的也爬了。之前没想过为啥走长城楼梯会被称为“爬长城”,现在看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又十分陡峭的长城,算是明白了——用走楼梯的技术是绝对登不了长城的。

关城

据高德地图里的评论所说,居庸关里老外特别多,现在深有体会。保守估计,来这里的老外起码要多于中国人,白的黑的都有。晓红说他们是因为太懒,没力气爬八达岭长城。我揣摩也可能是他们也喜欢居庸关长城陡峭的特点吧。

长城没隔不远就会有一敌楼,我们都在那里歇脚和避风。爬长城的全程都会看到无良游客的笔记,有姓名,有到此一游,有家在哪里,有某某喜欢某某,有“我是好汉”;有刀刻的,有手写的;手写里又有黑笔的、彩笔的,还有用涂改液的。关于字体,最多的还不是中文,是各种外文符号。记得有一堵面积不小的墙上竟然写满了外文,不知道是谁散布了只有中国人才会在景区造牛皮癣的谣言的。

高中一老师说长城台阶每个都有半米高。刚开始我还不以为然,后来竟然也碰到了半米高的楼梯,只不过在修缮时被削掉了一大半,有的甚至超过了半米,爬也爬不上去。

上山的路不止长城一条,我们还不断发现了许多山间小道,可以经此上山。

一边爬一边拍,结果发现拍的照片竟然大同小异,因为这地方实在不大。我们走一分歇两分,终于在两点左右登了顶——12号敌楼。让大红给好汉我拍了一张照,以证明我是好汉。

一条好汉好汉腿软

下山时又碰到两只胖猫,一只毛少肉多呈橘色,一只毛多肉少呈黑色。相同之处就是二者都很饿,在离我很远的时候就“喵”声不断,见我脱下背包拉开拉链时更是如饥似渴,迅速冲了过来。不过看二位的面相,并不像是流浪猫,但这娴熟的要饭技巧、惊人的吃饭速度,也的确很像流浪猫之所为。此时待在我手里的晓红买的肉松面包已经被他们俩吃掉了一半,仍不见收嘴。我见他们这么肥,晓红这么瘦,就停止了投喂,把剩下的给晓红了。

它们吃饱喝足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消失在野外的枯木中。

不久我们也到了北大门,这里有一群绿顶的建筑,房顶皆是绿色琉璃瓦,相比故宫里的金碧辉煌,这里清新脱俗多了。

虽然才走一万多步,但我已经丧失了继续爬的力气和兴趣,决定从北大门出去,找公交车回家。

1月是19日,周六,晴

最后一天我们好好休息了一下,一直到半晌才起。准备去最后一个景点——北海公园看一看。

到北海时已是下午一点多。我买了双人联票,准备先进琼华岛。还没进琼华岛就在门口看见一群大爷大妈在跳新疆舞,舞姿非常有民族味儿。

去往白塔

琼华岛上有不少太湖石,我正纳闷儿这太湖石咋这么高产呢,看到一标牌上写明:此地太湖石乃当初宋徽宗命人从太湖搞过来的,后来被金朝弄到了北京,一直留到现在。真是命途多舛,看来还是石头耐得住岁月摧残呀!

ATTENTION

除了这些就是佛像了,我们发现十八罗汉里竟然有个叫玄奘法师——真是搞不懂佛教里的那些东西,乱七八糟的。

岛的尽头,也是最高处是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的白塔。白塔我没的说,这里视野倒挺开阔的,看故宫、中南海和景山公园都非常清晰。我们下了山,绕着小岛转了一圈,从东入口处出去了。

随后又沿着北海走了半圈,突然想起这里好像是皇家园林呀!自从它由“太液池”变成了中南海、北海,我就忘了它皇家园林的身份了。

在去公园东门的路上竟然又碰到一只猫,看面相也并非流浪猫。可惜这回没带东西,不过该猫比长城里那两只老实多了,也不在乎没东西吃,主动过来让我们吸。

00Enjoylife

跟它合了几张影之后,我们离开了北海,准备在离开之前再去景山公园看看那只守望的猫还在不在。

又花两块进了一趟公园,走到“崇祯殉国处”,又看到三只猫,却唯独不见那只,真是遗憾。

在去坐3路公交车的路上,终于见到一个卖正常冰糖葫芦的人了,推着辆自行车,车后放一把“扫把”,上面插满了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通通只卖三块钱。买糖葫芦的游客都会和他拍个照留念,晓红也拍了一张,我买了两串。

吃完老北京糖葫芦不久,我们坐上了离别首都的列车。

文字:荷包蛋

图片:荷包蛋

排版:荷包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enge.com/ccqw/7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