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档,惨烈。多部大片厮杀。肉叔万万没想到。老谋子也会有被“欺负”得这么惨的一天。无论是排片还是票房,都被一部小片全方位爆打。而那部碾压国师的热门作,开分5.5。《你的婚礼》是五一档绝对的黑马时代变了。是张艺谋已经落伍?还是观众都不再喜欢他了?《悬崖之上》CliffWalkers一个惊人的事实:张艺谋已经71了。一个更惊人的事实:他拍电影的速度和数量还是那么迅猛。今年,除了已上映的《悬崖之上》。他还有一部《坚如磐石》即将上映。另一部《狙击手》也在今年1月开机。和他同期的第五代导演,没有一个像他那么精力充沛。早早就拥抱商业电影的老谋子。用一部《英雄》开创了国产大片时代。然而,在国产商业片繁盛的当下,他反被观众抛弃了?我们来看看《悬崖之上》到底如何。01以下内容有轻微剧透,建议先收藏,等看过电影之后再来。先说结论。《悬崖之上》绝对是一部合格的,好看的商业电影。这是张艺谋刻意“藏起来”的一部作品。藏什么?藏情感,藏自我。用什么藏?用诡计。谍战,是刀尖上的舞者智力的交锋。电影的英文名CliffWalkers,意思正是悬崖边的行者。一步错,满盘输。输的是自己的命。故事发生在哈尔滨。四个特工,在苏联接受特训,回国执行一项代号为“乌特拉”的行动。这四人出场如天降神兵。漫天大雪,茫茫原野。四个白色的降落伞夹在鹅毛大雪中,在远离目的地两百多里的雪乡无声飘落。任务艰巨,行动隐秘,前路凶险。落地后,每人领了一颗药。毒药。他们早已抱定必死的决心。两人一组,分开行动。张宪臣(张译饰)和小兰(刘浩存饰)一组。他们在雪乡没走多久,就被人拿枪指着。那人问,来这里干什么的?张宪臣回答说,打猎。是暗号,对上了。来人是接应的同志。对方拿出一个袋子,说:把武器和证件都放进来,会有同志处理老张和小兰照做,但小兰留了个心眼,藏了把枪。老张也藏了一手。他让那个同志找老夏帮自己搞把枪。对方接上了话茬,老张心里一惊——根本就没老夏这个人。明显,对方是伪装成同志的敌人。枪被收了,对方有两人,有武器。才刚落地就面临任务失败?老张悄悄对小兰说,把藏起来的枪给自己。话才说完,一杆长枪已经指着自己面门。老张被绑住了双手,小兰的枪也被勒令扔在地上。好在老张够狠,从袖子里抖出一把匕首。突然发难戳死了旁边的特务。电光火石之间,他已经抢过了枪,把另一个人也打死了。这样处处博弈,绝地反击的环节,几乎贯穿全片。谍战片,是另一种形式的超级英雄电影。以一己之力完成任务,甚至改变世界。主角的超能力是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行动力,顽强的执行力。在高危高压的环境里,超越自身极限。和敌人斗智斗勇。这是英雄。一次小危机就把主角的能力表现出来。但,也把更大的危机推到主角面前——身份暴露。另一边,二组也和冒充同志的特务接头了。如出一辙。王郁(秦海璐饰)和楚良(朱亚文饰)也把武器和证件交了出来。他们还和敌人一起上了火车。在火车上,四人再次相遇,但都假装互不认识。老张走进厕所,给二组留了暗号:有人叛变,接头人是特务随后,王郁很默契地假装上厕所。却被一名醉汉抢了先。等到她再走进去,暗号已经被改:一切安全,行动照旧楚良也远远看到了爱人,小兰。但没多久,一个特务走到小兰面前,把她带走了。是她露出了马脚?还是被人出卖?02故事先说到这里。有人说,《悬崖之上》是《风声》之后最好的谍战电影。确实。这类电影少,且难出精品。你甚至想不出,这十年除了《风声》还有什么谍战片。只能想到这部不及格的但和《风声》不一样的是,《悬崖之上》并没有那么讲究悬疑。谁是卧底,谁是坏人。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反转。身份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英雄的非人性。也就是人在特殊环境下,需要做出哪些取舍。特工突破的自我极限,就是隐藏起人人都有的感情。情感越浓烈,越需考验人。张艺谋拍的就是这种非人性的“藏”。要拍藏,他先拍的是露。要是没藏住会发生什么?首先没藏住的,是楚良。他和小兰本来是一对,看见小兰被特务带走。他没法视若无睹。爱,是藏不住的。他想救小兰,草率地向冒牌的同志求助:刚刚被带走的是我们的同志原本一组已经把自己这边接头的特务干掉。是楚良让她重新暴露了。藏不住感情,便会带来危险。特务就是利用这一点,想用二组把一组的人钓出来。这下目的达到了。爱情,是人最基本普遍的情感。爱,让人可以为了对方付出一切。但对特工来说。爱反而成了打乱他们阵脚的障碍。还有个人也没藏住。张宪臣。为了和组织联系,他需要到书店买一本书,借此破译密码。但,敌方特务也知道。他们在书店布满重兵,谁买书抓谁。张宪臣最初成功“藏”住了。他打扮成一个贵妇人。冬天的哈尔滨异常寒冷,身穿大衣,戴着帽子,围巾挡住脸。谁也看不清他到底是什么样子。他耍了个花招,顺利地拿到了书。(花招是什么就不说了,还蛮有趣的)等对方反应过来,他早就扬长而去。但,后面他没藏住,暴露了情感。他和王郁有俩孩子,早年被迫分开,最后一次听到孩子的消息是在某饭店门口要饭。张宪臣逃离的途中经过一家饭店,突然看见一个乞讨的孩子。于是,他下车打听消息。就这么一耽搁,敌人追了上来。看出来了吧。在特殊环境里,特工人员必须藏住自己作为人的最基本,最真实的感情。稍微松懈,就会送命。知乎上有个问题。张宪臣和卧底告别时,为什么犹豫再三才说出对孩子的牵挂?肉叔给出自己的答案。特工必须摒弃普通人的情感,有时候要摒弃自我。掩藏起最真实的自我,才能活下去。老张短短时间内犹豫再三,其实经过了剧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说了出来。为什么?他不藏了,在特工和普通人之间选择了后者。换句话来说。那一刻,他其实已经决定了——赴死。而另一个藏起来的人。是王郁。当知道自己的爱人张宪臣被捕,生死难料后。深夜,她躲进厕所打开了洗手盆的水龙头,任水哗哗地流。用水声,掩盖自己的低声呜咽。悲伤得站都站不起来,也绝不能哭出声。人的感情,她不是没有。但她必须得藏起来,不让人知道。为了活下去。两人其实在雪乡分开的一刻就说好了。活着的,去找孩子。特工藏起人性,最终是为了更重要的人。你再想想,王郁最后的结局。这就一目了然。特工英雄,他们都是经历了非人的经历,藏起自我情感,最后才活下来的人。《悬崖之上》的幕后特辑里有个数据: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万名。当然,不是说所有无名英雄都是特工。而是说,很多英雄都是无名的。他们在黑夜中隐姓埋名。只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明天的太阳。他们值得,也应该被铭记。03其实,这部电影还“藏”起来一个人——导演张艺谋。这是一部好看的商业电影,但却一点也不像张艺谋的电影。张艺谋虽然是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靠艺术电影起家。第一部作品《红高粱》就获得柏林金熊奖。但他却是最多变,最不排斥商业电影的导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什么题材他都尝试。翻看他的作品,题材之多样,国内少有导演赶得上。但,他的电影始终以浓烈的色彩和极致的造型征服观众。色彩,是人物情感的外化。而造型,则是人物被环境束缚的具象。即使在商业电影里,这也是他的标志。比如《英雄》里,张曼玉和章子怡在胡杨树林里的大战。两个至情至性的女子,身着红衫,在胡杨树的黄叶掩映下,极为炫目。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周杰伦穿着黄金铠甲在一堆银甲战士里,左奔右突,困兽犹斗。老谋子在平遥影展里说过一段《英雄》的幕后故事。充分体现出他对色彩的执着。为了表现出秦国崇尚黑色的特点,他把电影里出现的秦国的马匹都焗油染成了黑色。结果,耽误了两天,马都掉色了。色彩和造型,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很清楚,剧本陈旧的《长城》只能用这两样来补救了。到《影》的时候,他把色彩极致淡化。还是用黑和白,塑造出了黑白难明,善恶转化的人心叵测。然而,在《悬崖之上》。张艺谋很克制。一直在下雪的哈尔滨,是一个纯白世界,可以拍出很好看的外景。但他无意于此。你会发现,张艺谋舍弃了他一直以来都喜爱的大全景。没有用雄伟壮丽的奇景去震撼观众。三枪拍案惊奇最好看的应该就是外景了白雪,黑衣,鲜血。本也是一组对比很强烈的色彩。但,他也没有过多展现,强调。全片一直是阴暗的基调。他只是稳稳地讲完了一个故事。醇熟,老辣。它还是一部值得去看的电影,远比一般商业电影强得多。大概因为他是国师,他是张艺谋。人们对他的期待远不止于此。但。给肉叔开一百个脑洞,都想不到老谋子会被一部5.5分的俗套爱情片吊打。这一届的观众恐怕无法想象,当年《英雄》上映,是要排队买票的。而当年的谋女郎,几乎是成名的捷径。(扯一句题外话,先演张艺谋文艺片的谋女郎都成了)如果说时代变了。这样的变化,不知是好是坏。但肉叔始终对张艺谋抱有期待。就冲着他的“不爱惜羽毛”。所有人都把张艺谋当大师,也希望他一直是大师。但他本人却没一点这样的想法。他只是一直拍电影。好的烂的,新的旧的,没有设限。今年他71了,还在拍。一如不断探索前进的中国电影。也许,这些尝试并不总会带来好的回应。或许票房不高,被俗套电影碾压。或许口碑不够好,被观众批评。但只有拍。才有新的可能。唯有这一点,他不想藏,也不必藏。张艺谋,拍下去!编辑: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