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书摘#
万里龙沙战未休,年年烽火为防秋。
-(明)李时行
★
小砖也很好奇呢,到底能防住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长城这么矮能防住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长城除了军事防御之外,还有一个被遗忘的关键功能。
众所周知,长城是阻拦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防御工事。然而,当我们气喘吁吁爬上陡峭山岭之上的野长城,在感慨先人伟大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强烈的疑问:几百米的高山那么险峻,足以拦截军队和战马,山顶再加高几米城墙有必要吗?
有些修筑长城的山岭,战马本就无法翻越,已经丧失了骑兵的机动性、攻击性的优势,修建烽火台来预警就足够了,又何必多此一举,修建连绵不绝的城墙呢?
其实,历史上游牧民族毁墙而入的事件并不少见,在茫茫戈壁或草原上,找个人少的地方把长城捣毁一个缺口,军队便能长驱直入,掠夺资源。
如今看来,修建长城最大原因是减少军事上的不确定性。据《三镇图说》中记载,在冷兵器的时代,北方骑兵对战中原步兵有很大优势,速度更快,冲击力更强,骑射攻击的距离更远。但也并非没有战胜的办法,例如盾牌、拒马、车阵和长枪方阵等技术。这些技术和战术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只能战场上,这里的各种兵力聚集,移动的空间也有限,否则无法起作用。
在战场之外,骑兵可以利用速度优势选择逐个击破。这样,有个难题摆在中原面前,那就是缺少时间、空间、数量的准确信息,这为骑兵制造了一个难以撼动的优势——不确定性。
骑兵来去如风,聚散无常,只要数十、数百规模的骑兵,毫无预警的闯入劫掠,进攻时可以化零为整,形成局部优势兵力,在撤退时又可以化整为零,引诱追兵冒险,随时可以反扑。而防守的一方,在短时间内难以及时集结,只能被动挨打。
突袭之后,骑兵快速撤退和转移,等你召集军队追赶时,发现敌人不仅早跑远了,而且不知道选择哪一股敌人追击。即使拦截也只能拦住一小部分,很难协调周围的军队来围歼。
这时,长城的作用就显现出来,提供敌人的进攻时间,进攻地点,进攻骑数等信息。据唐代的《唐六典》记载,其放烽有一炬、二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差焉。首先,烽火的信息传递速度远快于骑兵的速度,后方可以获得预警,大体估算到达的时间,可以提前准备减少损失,这降低了时间的不确定性。
其次,烽火的方向和点燃次序可以消除空间上的不确定行,后方可以提前知道敌人来犯的大致方向和距离,减少了空间上的不确定性。
再其次,通过烽火台释放的烽火的形态、悬灯和举旗的数量,后方可以估算出敌人的规模,便于制定应对策略,减少了数量上的不确定性。
有幸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再不见长城烽火燃,明代诗人李时行的“万里龙沙战未休,年年烽火为防秋”写尽战防的无奈。
当代青年应自强,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不让战火再次侵扰我们亲爱的祖国。
文字来源于长城百科全书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