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北京采风,那天晚上表弟给了一部电动汽车,王同学第二天驾车带我去八达岭长城。早上7时,车停在饭店前。碰巧走进一家合肥老乡开的饭店,她在北京做生意已经20多年了。把随身携带的鸡蛋掏出来,送给老乡两个。老乡十分热情,我们一人吃了一碗炸酱面,他送给我家乡的小菜萝卜条,爽口,嫩脆,味道不错,酱面味道淡,小萝卜条增加了口味,吃起来香甜。进入观光大门,门前有一幅导游图,路边立一面宣传标语,是毛主席诗词中的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本来这首词记不清了,可这一次,却印象深刻,竟然全记住了,就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真是身临其界,情景交融,自然而然从胸中流露出来,喜悦的心情不用言表。城门入口,墙上铭牌显示万里长城一一八达岭,大门正上方出现“北门锁钥”,意味着我真正来到了万里长城。
八达岭长城分北楼与南楼,北楼人气旺,四面八方的人陆续向长城涌来,雄伟高大的长城巍然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曲折沿山脊向远方延伸。仔细看看南楼和北楼,纵观八达岭长城,果然如巨龙蜿蜒在山脊上。登上长城,看见四周层峦叠嶂,峰回路转,古老的长城隔断塞内与塞外。古时,长城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今天却成了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登上北楼一楼,许多人争相在刻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前留影,借王同学灵巧的手给我拍照,证明了自己是一条好汉,总算了结多年来想到长城的夙愿。
长城城墙上两侧墙体不一样,向北是防御墙。另一侧墙半人高,视野开阔,观测清晰。外侧墙上建有射击孔,呈凹凸形状。每隔一段距离,建有城楼,有的是两层,有的是三层。城墙是巨大的方砖砌成的,有雨水排泄的通道。城楼上有上下长城的进出口通道,可能便于防御部队人员的进出,长城上也可便于马匹通行,运送军事物资方便。站在长城上思绪飞到秦朝,仿佛看见修筑城墙的古人搬运砖石的宏大场面,又听风好似孟姜女为寻夫哭长城的声音,此时一阵狂风吹来,我才回到现实中来。慨叹到古人的智慧,佩服修筑长城的古人真了不起。
期间,边走边拍照,偶遇四名在首都上大学的学生,问他们游览有何感想?其中一位女大学生说,能陶冶性情,体会古人的智慧。另一个女生说,唉,国民的素质要提高,城墙上到处都有乱写乱画的痕迹,文物古迹损毁的多,破坏的也多,令人痛心。我说,风景名胜,历史遗迹出现让人遗憾的事太多。部分人一切向钱看,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对古建筑的保护人人有责,可少部分人的修养太差,破坏文物古迹,确实要上升到高度。宣传教育引导与惩处相结合,杜绝不良现象才能有所好转。眼前八达岭是真正长城上的一部分,雄伟壮观,高大巍峨,长城随山势曲折蔓延,且山峰连绵起伏,景色奇特。从北楼最高处八楼向南望去,有气势的长城如长虹贯于天际,好似伸手就可触到蓝天白云。正在忘我于美景中,天空轰鸣着一架直升机飞来,在八达岭上空盘旋飞翔,还有几处大人小孩放风筝,给春天的长城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走入八达岭长城博物馆,参观长城建筑的历史文化,了解到长城修筑的来龙去脉及其功能,为修筑长城自秦到明朝的劳动人民的智慧而赞叹!为中国有这么伟大的工程而自豪!
不谈长城过去的兴衰史,就长城的建筑艺术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多少古代建筑和历史被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如今只剩下华夏文化历史没有断过,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已消失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乃华夏民族文明能够延续的历史古迹凭证。今天能够站在长城上,作为炎黄子孙的人多么自豪!
参观完八达岭长城,思绪从远古回到现实。今天见到长城的只是局部,长城城墙上每一块砖都浸润着华夏民族不屈不挠的抗击外来势力侵略的血与泪,每一块石板都包含着华夏民族越过一道道艰难的坎坷与荆棘,历史是不容忘记的,幸好有两千多年的文字记录了这一段历史,虽然是片段,那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不忘初心,圆中国梦,还须努力,未来待后来者建设一个新的长城!
theend
作者简介
老石,原名李金重,皖曲阳人,皖散文家协会会员。弃武从文已几年,酷爱阅读与写作,拙文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业余爱好摄影、旅游、武术,热爱文学,执着追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