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之旅(一)——北京
年在悔恨中转瞬即逝,计划中的十二月暹罗之旅未能成行,却完成了新年伊始的历史文化之旅:游北京,逛西安。每天接近三万步的旅途,不虚此行。
1月11日,特别的日子,去了长水机场,到机场有些早,足够的富余时间。12点多登机开启了旅程,经停重庆,飞往首都,五点多到达北京上空。从窗口望下去,布局有序的街道,排列整齐的建筑,蜿蜒的晚高峰车龙,展翅预飞的大兴机场,还有初雪后残留的白雪,眼前的首都令人神往。坐上25块的机场线,兜转地铁,去了北京天安门。(北京的地铁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这种感觉,尤其在夜晚明显。地铁线路很多,但可能是因为规划合理,都很容易找到换乘的路线,就算是初次独自坐北京地铁的我,也没有一次走错路坐错站。深冬的天安门,人不算很多,灯火依旧,士兵威武帅气,主席的视线还是一如既往安详的注视着人们,我爱北京,我爱北京天安门。
夜晚,没有按计划提前订了青旅,在犹豫不决中晃悠到崇文门附近的小宾馆,门头挺好,就是又破又不便宜,将就一晚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计划,大计划大节点大方向不可变,中间细节随机应变)放好东西去附近逛了逛,去了商场,看到在商场学滑冰的女孩子,教育很重要,环境对教育更是重要。在一家24小食店吃了牛肉面一碗,28元,北京的物价还是有点小贵呢。回宾馆,洗漱,合衣而眠。一夜无梦。
故宫人海和三里屯的夜
1月12日早晨,闹钟响了无数却赖床到8点多才起,北京的天亮得早,人也起得早。(一天之计在于晨,早起一天可以做好多事,就算有其他意外的事情介入,计划中的事还是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世界上那么多优秀的人,人家又那么努力。)退了房间,出了门,初来北京的第一个早晨,天那么的心态,在恶劣在艰苦的环境心都是向阳的。买了一个哈罗单车的包月卡,背上我的大包,骑车去故宫。以为北京一直是车水马楼,也许是因为周末,也许是在东城区,也许是因为冬天,路上的行人和车流并不是很多。一路看到了羊市口、灯市口(名字有些记不清了,可能是不对的),路过了国家美术馆,五四大街,看到了庆丰包子铺。一晃,故宫角楼出现在眼前,对,就是那座曾经出现在照片里的角楼,拍了角楼,请路人排了合影,第一次看到结了厚厚的冰的河面。北京的天好蓝,下过的雪还没化完,蓝天,残雪,冰面印着的倒影,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很安静,一抬头故宫就在眼前。一路走到了神武门,才知道入口在午门。还自以为还来得挺早,故宫人不多,原来神武门是出口,故宫单向游览。
绕着皇城根一路走向午门,长条条的柳枝想要伸手触碰冰面。越近午门,越多人声,到了门口,想要进故宫的人流排满了所有入口,门票才40。感觉这是本次旅途中性价比最高的门票之一了。在人山人海中走向故宫,自安检处甚至拥挤过度脑海中出现了躲避踩踏意图。终于顺利进来了。因为穷,就算第一次来也没有想着要请讲解,准备一路不要脸的蹭导游,蹭讲解了。还好北京导游大气,知道你在旁听,也没有摆鄙视嫌弃之态。这里很感谢所有景点中蹭听了的讲解员。等我发达,一定回报。
故宫的宝物,在战乱年代要么被抢要么被毁,要么被蒋委员长运到了台北,留下的大头是眼前搬不走的楼台砖瓦。看着眼前的红墙黄瓦,真历史,假历史在脑海中游走。可恨书到用时方恨少,空洞的脑袋未能品味出多少历史苍伤,王朝更迭。蹭的导游有些听了到现在才过半月已然已经记不得说过了什么,有些是听了当了消化当时就已忘却。电视中的金銮殿、养心殿、军机处、慈宁宫、翊坤宫,坤宁宫、延禧宫、御花园都去了,想想硕大的紫禁城,发生过多少事。人间沧桑,王朝更迭,而今如我一般的小人物也在皇家之地留下脚步。
听说珍宝馆,钟表馆有很多列强军阀坏人们没带走的宝物,因为觉得背着大包实在是有些疲倦,也因为眼看北京的天色渐暗没去成。不知里头会有怎样的世界等着去探索。从午门到神武门,一路听了很多,见了很多,看了很多。听到了各种普通话版本的讲解,北京腔如讲故事,如说书,由内而外散发的自豪与骄傲。南方导游的讲解,隐约有些被满统治的愤愤不平。听到了英语、俄语、其他外语导游流利的讲解,深感精通一门外语是一件多么炫酷美丽让人着迷的事。见了穿着各类颜色马甲参加冬令营的小朋友在故宫找怪兽。多可爱的小朋友,也多可爱的大小百年怪兽。见了各类肤色的外国人如我一般在探寻故宫的未知世界,高的矮的,老的少的,帅的美的都有。见了穿着汉服戴着步摇披着红色斗篷的女孩穿行在宫门间。看了故宫游览的人流,看了故宫文创,看了故宫建筑,看了故宫角楼,一切都很好。美丽的紫荆城,看不完的历史。
出了神武门,美团住宿,恍然才发觉青旅就在附近,景山边,妥妥的皇城根下。突然想起古时候来不及进城的人是不是也如我一般蜗居在某处。时代进步,但是不同的人还是会重复一段相同的经历。在影视剧中出现的各类小人物经历的在现代人眼中悲惨绝望的生活还是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被现代人经历,只是和古人相比高级了点,而与富人相比,一样的悲惨。所以,受限于物质水平时,放平心态,随遇而安,经历过扛得住,与其愤愤不平自怨自艾,不如享受当下,完成自己计划中的所有。
沙滩后街,青旅,四人间,终于可以放下背了一个早上的背包。北京的冬天,屋外和屋里两个不同的世界。充满暖气的屋里,学会了进屋脱外套。房间里已经住了一个带孩子的舍友,安顿下来了,一切都很知足。稍作休整,洗了热水澡,晚上想要去南锣鼓巷逛逛。
北京的天黑的早,5点一过就开始变暗。晃晃悠悠绕了一圈景山,看到了戴着棉帽手握钢枪的威武的士兵。绕到了北海公园,对就是有个白塔在课本中出现过的那个北海。此时天已经全部黑下来了,北海要20门票,20点关门,决定改天再来游玩。又骑上哈罗单车在百度地图的指引下路歌曲里的地安门,来到了南锣鼓巷。夜晚的南锣鼓巷,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天南地北的小吃,形形色色的游人,天很冷,但是很温暖。但是全国所有的古街道都逃不脱雷同的命运,相似的经营模式,相同的商品和小吃,让从千里之外来的我有种身处老家古城的错觉,只是这里的空气冻人鼻尖。走了一段,发现了烤鸭卷,蟹黄汤包,都想尝尝,可是一个人怎么吃得完,可恨的是烤鸭卷还买二送一,欺负我独自一人。啃着烤鸭卷,一路晃荡,一小时左右就走完了南锣鼓巷。天是黑了,可以才7点多呀,在昆明,夜才开始。于是百度一搜发现三里屯并不是太远,于是乎又骑上我的单车上了道。
三里屯太古里,灯火辉煌,可是眼前并没有人山人海,也许北方冬天不兴在路上晃荡,也许三里屯的夜也还没开始。一路看到了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