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核心技术,拒绝卡脖子。”在日前长城汽车举办的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上,长城控股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表示,“长城汽车将提供高性价比车规级‘氢动力’解决方案—氢柠技术,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带来了实质的贡献。”
长城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
公开资料显示,未势能源前身为长城汽车于年成立的XEV项目组,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经过3年孵化,公司于年4月15日由长城控股集团出资4.5亿元注册成立,定位为专注于氢燃料电池技术市场化运营的高科技企业。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未势能源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未势能源运营模式与蜂巢能源有所类似,不仅服务于长城,也服务于长城汽车以外的商用车客户,计划在公司更为成熟之际启动上市。
在长城汽车将未势能源推向前台,为行业所认识之时,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推出一套国际领先的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氢柠技术。
据悉,长城汽车氢柠技术是一套国际领先的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总结为“1+3+5”,即1整套车规级研发体系,3大技术平台和5大性能优势,是长城汽车氢能战略的技术核心支柱,也是长城汽车柠檬平台核心技术路线之一,涵盖了氢燃料电池系统、车载储氢系统及核心关键部件。
另外,按照长城汽车发布的氢能战略,公司将采取“商乘并举”的模式,通过场景探索带动技术及产业发展,加速产品落地。
长城未势能源董事长张天羽透露:“今年,长城汽车将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并在全球率先完成辆49吨氢能重卡应用项目落地;年,首支高端乘用车服务车队将出现在冬奥会的舞台上;年实现核心动力部件推广数量国内领先,年剑指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建立了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是目前国内唯一完成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的整车企业,
长城汽车已经实现“电堆及核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控制器等)、Ⅳ型储氢瓶、高压储氢阀门、氢安全、液氢工艺”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多项技术均突破了“卡脖子”的行业痛点。
同时,在产业链上游,长城汽车“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拥有打破世界纪录的20.01%光电转换效率,标志着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正式迈入“2.0时代”。大规模储能应用方面,长城汽车打造的业内领先的氢+电储能系统,将为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解决方案,为移动和固定式能源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在此之外,长城汽车方面透露,将再投入30亿元用于氢能领域研发,以达到万套产能规模。
对于长城汽车在氢能领域的发展战略和举措,业内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肯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表示:“氢是未来能源的重要过渡载体,氢能的利用将会加快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同济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科技计划“新能源汽车”总体组专家余卓平表示,“长城汽车氢能战略所构建的国际级一体化供应链生态与氢柠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将成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能源结构转型的火车头,助力我国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造车赛道迎“新兵”:雷军入局,首期投入亿元
中国中车营收净利双降海外业务目标化泡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日产筑梦课堂”发布未来新计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