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
长城、颐和园、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本单元我们要把自己当做小导游,来写一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什么是导游词呢?导游词就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游览观光时的讲解词,是一种新的文体。那么,写导游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提供了四篇单元习作例文,将一一进行讲解与指导。
黄山
王轶平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轶平。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这棵生长在岩石缝中的松树,它能在这么小的缝隙里生存,可见它的生命力是多么强啊。再看这些松树,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都是由它们的形状命名的。大家要重点看看这棵迎客松啦,它可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你们看它的外形多特别呀,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伸展向前方,多像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游客来黄山旅游呀。
现在,请大家自由欣赏、拍照吧!
习作一点通
任何一处风景名胜都有许多景点组成,同学们在介绍景点时应该注意整体介绍和重点讲解相结合,对于重要景点要详细介绍。这篇导游词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整体介绍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大景点,接着选择著名的、重要的景点——奇松向大家介绍。
颐和园
李正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李正,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
现在我们已经身处颐和园景区了,颐和园就像是一个成长坎坷的孩子,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颐和园的身世故事。颐和园原为封建帝王的行宫花园。原来的名字叫好山园。清乾隆时改为清漪(yī)园。年被英法联军所毁,这样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总面积万平方米,拥有宫殿园林建筑余间,湖水面积约占四分之三。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请看,这就是有名的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画廊,全长米,共间,有余幅画。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情节,这些画面是我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这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全球画廊之冠。
好,下面可以选取你们喜欢的背景拍照留念,请大家注意安全和公共卫生。
习作一点通
许多风景名胜区或景点都有一些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写导游词时,可以巧妙地引用这些资料,以增强导游词的趣味性。在本文中,小作者用一句“颐和园就像是一个成长坎坷的孩子”,自然地引出了颐和园的故事,这个故事还极大地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很有教育意义。
长城
李爽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叫李爽,是你们的小导游。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八达岭长城游览。
大家看,我们现在已经在八达岭的脚下。你们抬头看,八达岭长城是不是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啊。长城全长一万三千里。
往上走,我们现在是在八达岭长城上,八达岭长城高大、坚固,是用条石和城砖筑成的,这么宽的宽度,真的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呢!大家可以试一试。
好了,再往前走,大家边走边看一下,城墙上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口,这是打仗时的瞭望口和射击口。城墙的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这就是古代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八达岭长城还有很多壮丽的景色,这里是世界文明的旅游景点,希望大家能够细细游赏。
习作一点通
向游客解说风景名胜区的景点时,应该按照游览顺序,对景点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小作者按照八达岭脚下→长城上→垛子、瞭望口、射击口→方形的城台的游览顺序进行介绍,使游客尽情饱览了长城的景点风光,领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和风韵。
九寨沟
石静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石静,欢迎大家来美丽的九寨沟游玩。
九寨沟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日则沟区段。水是九寨沟的灵魂,素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这个沟里有许多海子,所谓“海子”,是本地人的方言,其实就是普通话中的“湖泊”。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珍珠滩瀑布,珍珠滩瀑布就像一面巨大晶莹的珠帘,从陡峭的断层垂挂而下,置身于这滩中,大家是不是有“滚滚银花足下踩,万顷珍珠涌入怀”的感受呢。
大家看,这个海子叫五花海。五花海有“九寨沟一绝”和“九寨精华”之誉。你们看,这同一水域,却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斑驳迷离,色彩缤纷,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绚丽多姿。
好,现在请大家自由观赏。
习作一点通
在导游词中,我们应该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口语,多用短句。这样,才能讲着顺口,让游客听着轻松。文中的小作者就充分做到了这一点,在讲述九寨沟时多用短句和比喻句,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九寨沟的湖泊多而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推出晒晒秀,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