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座长城,一座在北方,一座在松桃

中国有两座长城,一座是横亘在祖国北方的万里长城,一座是近年发现并经专家鉴定的位于贵州铜仁的南方长城。前者的意义在于抵御外侮,巍峨雄伟,而位于铜仁的南方长城,却袒露出封建统治者对于少数民族同胞的黑暗与残忍。

中国南长城

明代中后期,朝廷推行改士归流政策,流官充斥苗疆,加重了对黎民百姓的压榨与盘剥,人民反抗的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整个苗疆纷扬着腥风血雨。为了阻止苗族人民的联合斗争,统治者加紧了对苗族内部的分化瓦解,防止苗族同胞形成联合的力量,对其封建统治进行反抗,同时建筑了一道阻隔苗民正常交往的障碍物,这便是南长城。

南方长城

这堵障碍物自铜仁的亭子关到湖南古丈的喜鹊营,全长余公里,大多依山就势,利用自然条件构成。有的地段荆棘丛生,利刺密织;有的地段悬崖倒挂,沟壑幽深;平地和缓坡则人工筑起土墙砖墙。沿途铺设了数百座营哨碉卡,长年累月,数千官兵昼夜轮流值班守望。以一堵障碍为界,将一个苦难民族的同胞分为生熟两边,严禁来往。封建统治者将墙内地区的苗民称为“熟苗”,课以苛捐杂税;墙外地区的苗民称为“生苗”,任其自生自灭,不与其任何交往。这道边墙记载了一段苗族人的血泪历史,激起苗族人民更为强烈的斗争和反抗。

游客进入南长城

明朝崇祯年间,苗族人民不论生熟,墙内墙外一致奋起,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将边墙夷为平地,留下一绺遗址淹没在荒野阡陌之中,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物,边墙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为了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湖南凤凰县已将拉壕一段作了恢复。复原如初的南方长城起伏于群山之间,绵延十余公里。白日里有阳光朗照,墙体那一条条岩缝似乎在向游客诉说往古的血腥;夜幕下夕照归去,那黧黑的长龙静默着,似乎在向昔时的冤魂作虔诚的忏悔。

修复后的南长城

南长城在铜仁松桃境内的历史痕迹依然醒目,松桃正大乡一个称为“边墙”的苗寨人丁兴旺。那些深人苗疆的碉卡营堡虽已随着历史的风霜雪雨悄然隐遁,却将冤魂的声声怒骂长久留下,盘石营、三堡营、都拉营....还有许多碉卡,曾经狼藉的声名经过新中国的洗礼逐渐亮丽。豹子岭上,修竹萋草中躺着边墙的基石和砖头,几座石块砌就的碉堡孤凄地立着,望眼前的翠绿林海绵延,听耳畔树尖扬起的林涛,好像在作旷远的期待和诉说,诉说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

然而今天的南长城,山脚下就是飞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游人从四面八方而来,来欣赏这里的绚丽风光和了解苗族同胞那段血雨腥风的抗争史。

来源:铜仁在线网

主编:黄兴

编辑:石林波

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enge.com/ccyt/11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