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好呀,一起来看看这次的作文。
第一步要进行审题,就是写一篇游记,然后按照游览的顺序把自己游览过的地方里印象最深刻的景物写出来,抓住它的特点。
第二步要选材,可以选择的地方有很多,如万里长城、黄山、小区附近的公园都是你的写作对象。
第三步需要布局,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排兵布阵。
各位小将军们,接下来要请出我们“英姿飒爽”打头阵的士兵了——开头。接着往下看吧!
开头方法一:开门见山,例: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小明一起去看了兵马俑。
开头方法二:对比法,例:我们生活的世界五光十色,有人爱一望无际的大海,有人爱浩瀚荒凉的大漠,有人爱一马平川的草原,而我最爱的是人民公园。
接下来呢,一大批斗志昂扬的士兵即将抵达战场——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我们要怎么样写呢?要写什么呢?
定顺序
描写景物时,可按照游览顺序将游览过程写清楚,也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所以,写景的文章可按一定顺序描写,如:时间顺序(早中晚/春夏秋冬、地点转换顺序。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海上日出》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的,这样使得文章更有条理,便于将景物的相关特点有序地展现给读者。
2.抓特征
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抓住景观的特点进行描写,并注意详略得当,不要面面俱到,把景物主要特点作为重点来写。
(1)从中选择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重点详写,其它略写。
(2)抓住代表性景物的特点,运用五个感觉器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清楚,记得加上感受。
(3)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景物描绘的更加生动。
3、过渡句,表转换。
按照游览过程描写景物时,适当运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如:(1)进了公园,首先看到了“花果山”。
(2)离开了“花果山”,我们朝着“奇怪洞走去。
(3)我们一路往前走着,沿途还游览了“东海龙宫”“瑶池”“火焰山”等景点。
4.表感情
写出自己游览中、游览后的感受。
看完了写景的三个小技巧和开头的方法之后,我们再来学一学如何写出高质量的结尾。
1.抒情式结尾,抒发自己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如:黄山太美了、太壮观了!我爱黄山的云海,爱黄山的奇松。
2.回味式结尾,如:要离开黄山了,我一步三回头非常不舍,下一次我一定要再来看一看。
3.比喻式结尾,如:要离开周庄了,我们都有点儿依依不舍。我回头望去,眼前的周庄仿佛变成了一个眉清目秀、兼具古典气质和现代特色的江南女子。
范文:
游大堤
那已经是小学的事了,学校组织了一次一日游,只不过这个旅游有点特别,是徒步的。 当老师公布这个消息后,我们班就炸开了锅。有点询问老师要带什么东西,有的手舞足蹈,还有一些较弱的女生嘟着嘴,因为要走很远的路,往返不能做车,当时只有六年级积极参加了活动,因为马上就要毕业离开母校了,做个纪念。 当天,六人分一组,每组发一个包,用来装零食和汽水,六个人轮着背,于是这个队伍就出发了,走出了校门,看着那些惊讶的围观的人群,纷纷议论着,我第一次这么神气。不一会儿,走累了,老师让唱歌提提劲儿,我一听就来了精神,唱歌,太好了,虽然五音不太全,但是热情一点不减。领唱是个俏皮的女生,竟让我们唱两只老虎,丢人啊!嘿嘿!不过很开心! 到达目的地—大堤!真壮观呢!夏日的大堤绿草如茵,累坏的我们一屁股就坐在了草地上,一边休息一边欣赏满目的新绿!老师及时的打开了背包,大家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大有狼吞虎咽之势!没一会儿学校的饭也到了,同学们叽叽喳喳的排队领饭,一根黄瓜西红柿,还有一个鸡蛋和火腿肠,饭是一碗绿豆汤,还有一个面包,哇!还算丰富!我们坐在用报纸做的床上就吃了起来!大家边吃边笑,可开心了!饭后,大家友整装出发,又去了河边观看汪洋般的芦苇丛!同学们在那里争着和老师合影留念!之后我们还去了花园。去的时候还比较轻松,回来的时候就糟了,每个都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拖着酸溜溜的双腿终于坚持到了学校,老师还算理解同学,每人盼了一根冰棍,我们结束了这次徒步旅游。 这次活动虽累,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亲近了大自然,也锻炼了体格,知道了自然的美丽和魅力,也让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见识更广,才能见到更精彩的世界!
我们下篇文章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