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艺谋谈长城谈产业发展,请辞国

中国导演第一社群

12月16日,《长城》即将登陆国内银幕,影片由中外资本与中外电影人联手打造,集纳了包括马特·达蒙、景甜、佩德罗·帕斯卡、以及刘德华、威廉·达福、张涵予、鹿晗、彭于晏、林更新、王俊凯等一众国内外当红明星,并且与美国工业光魔、新西兰维塔等世界顶级特效制作公司合作,被誉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拍片”,投资1.7亿美元,并将在中国公映之后,还将在海外市场公映,自项目公布之日起就备受海内外瞩目。

当媒体问及这次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一步是不是“必须张艺谋来做”时,张艺谋回答,“我原来倒没有这么想,是找人家找到我了,……也许他们认为我是唯一人选。”此外,张艺谋还表示希望请辞“国师”之称,“我对这个称号一直有看法,我觉得大家不要这么叫,叫了我担当不起。但是大家都不理我,还这样说。坦率讲,美国人选择你,也是这样一个方向,也就是说在今天他们认知的这个范围内,认为我是一个人选,这大约算一个江湖地位吧。那好,既然选择了我,我有条件去做这件事情,那我就尽全力去做。”

谈及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时,张艺谋反复厘清一对概念——普及与提高,“我老觉得普及和提高是一个非常不同的两个概念,一定得极大地‘普及’了,再‘提高’。有时候有人问,怎么你老是这样(符号化),太低级了,庸俗,我们自己在那内讧,如果这个事情都摆不平,就连普及都没有了。”张艺谋还希望国人能给《长城》一个机会,他认为,《长城》之于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先有一,后面才有零,“希望国人支持《长城》,如果它夭折了,中国电影可能就失去一个重要机会。”

昨天的《长城》首映礼,张艺谋罕见地携妻子、女儿和儿子共同亮相红毯。接受媒体采访时,张艺谋表达了对女儿进入电影产业的期望和肯定,他表示,希望女儿做一个单纯热爱电影的电影人就好,不要背负太大压力。同时,他也表示《长城》是自己从影“第一部拍给孩子们看得电影”,并感谢家庭为自己提供的后盾。

导演帮:近几年国家一直希望能通过文化艺术的形式,向国外输出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你拍摄这次《长城》的初衷是有明确的使命感和担负,还是更注重自我突破?

张艺谋:两种都有。第一种是基于个人,我从来没有拍过这种类型的电影。他们好莱坞开发这个剧本,开发了7年,转到我手里的时候,兜了好几圈了。当时他们很担心,怕我看不上,因为这种类型是一个爆米花类型。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里有四种因素还挺有意思的,一个是长城,一个是怪兽饕餮,一个是火药,还有就是长城上面有一个秘密部队,这四个元素给我提供了一个空间,我可以把我喜欢的一些文化信息放进去,可以充实我,还可以让我尝试拍这样一个电影,我也不反对。当然还有第二层意义,我觉得这个作品如果成功,它承载的电影背后的意义要大于电影,也就是说对着世界讲中国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虽然是合拍,但几乎是一个纯中国的故事。

导演帮:你怎么判断它是一个纯中国故事呢?

张艺谋:一对国外的雇佣兵到中国来偷火药,辗转千里、万里,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剩两人了,到中国长城上被抓了,这就是故事的开始。到这里,他们基本跟自己的文化割裂了。剩下的全是这七天发生在中国的事情,等于是外部人的眼光看到的、体验到的,跟他发生的互动。所以,我觉得彻头彻尾是个中国故事。

我之前看了各种中外合拍的剧本,这几十年像这样纯粹的中国的东西还是第一次,虽然它是一个爆米花娱乐大片,但我觉得很难得,你很难得中国写一个这样的东西。马特·达蒙还是男一号,在里面还有性格(能立得住),可以借他这个世界大牌的影响力,那当然好了。

导演帮:第二个层面你能再详细解读一下吗,关于文化输出使命感的方面?

张艺谋:对世界讲出中国故事,我体会很深,因为我们都是在第一线的创作人员,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在主流的院线电影这一块,我们的电影一直是短板。当然,我们从未停止输出,例如电影节得奖,以及文艺片在海外普遍受到好评,但都是小规模、小受众群体的。就是变成一个桌子上一碟配菜,而这个配菜还常常被日本泡菜、韩国泡菜代替了,基本是这样子。

有过几次偶尔露峥嵘的情况,除了过去李小龙那个年代以外,大概近期近几十年《卧虎藏龙》是一次,大概我的《英雄》算一个,我的《十面埋伏》算半个,就这三部电影是在影史上非英语片的前五名,就是在全球的最好的。近若干年就没有了,当然得奖的这一条路一直有人前进。

现在我们的市场非常好,好莱坞想来分蛋糕,可是我觉得我们的片种、类型、喜剧、青春剧等,当然老百姓很喜欢看,但是如果走不出国门,那就是自娱自乐。所以我老开玩笑的说,别变成宝莱坞了。宝莱坞外人走不进去。我去印度,印度人告诉我,“我们是开放的,我们的市场是不限制的,《变形金刚》《星战》什么随便进,”但其实只是5%、7%的市场份额,他们很骄傲,“我们印度人不看,就看宝莱坞,年产部电影”。我看他们电影演员一出来,跟神一样,但这仅仅是自娱自乐,全世界也很无奈,谁的电影在那也不卖,他就自家很开心。

所以这个电影背后的意义大于电影本身,大于这个现象本身,也大于这个电影类型本身,类型你就是一个爆米花类型,可能很多人还不屑——“这有什么呀,这有什么难拍的呀”。是很简单,但是你就是做不到。

我很希望国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很希望国人对这个电影支持,不是单纯对某个导演的支持,我们希望它不要中断。如果在残酷的舆论打击下,它夭折了,我们是失去了机会,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导演帮:那这重要的“这一步”是不是必须张艺谋来做?

张艺谋:我原来倒没有这么想,是找人家找到我了。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找我,你们不觉得我不是拍这个类型的吗?他们说你是呀,我们看过你的《英雄》,还看过奥运会,我们觉得你合适。所以他们找到我,也许他们认为我是唯一人选。

导演帮:其实你之所以有这个承担,也是跟你“国师”的称号有关系的,这个称号对你而言是一种压力,还是一种使命感,或者是给你带来更多的资源、机会?

张艺谋:其实我对这称号一直有看法,我觉得大家不要这么叫,叫了我担当不起。但是大家都不理我,还这样说。从目前看,我坦率说,美国人选择我,也是这样一个方向,也就是说在今天他们认知的这个范围内,认为我是一个人选。其实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这大约算是你的江湖地位吧。那好,既然选择了我,我就有条件去做这件事情,我就尽全力去做。尽全力去做非常简单,就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符合这个类型电影的规律,去尽量把这个类型做好,这是先有一,后面才有零。第二,我是做着没有第二次(这样的机会)的打算了(笑),尽可能就去放一些中国文化的信息进去。机会难得,尽可能让它密度大一点,就算浓浓的中国风吧。这些放进去的中国文化信息是通俗易懂的。当然你不能说机会来了,你放一堆高大上的、那种求新求变的文化元素。要认识到,文化这个东西经常是对自己人是司空见惯,对外人就是稀罕,所以,放一些他们(外国观众)习惯的文化信息,不要追求偏、怪,不要追求太独特。我是干个活的,我特别清楚,就像奥运会一样,放文化符号,一定要有一些规律。也就是有时候又是红灯笼,又是红绸子,又是茉莉花,这些他们耳熟能详。先普及,我老觉得普及和提高是一个非常不同的两个概念,一定得先普及,后提高,极大的普及了再提高。有时候老有人问——为什么老是这样,老是那样太低级了,庸俗,我们自己在那内讧,如果把这个事情都摆不平,拿连这点普及都没有了。

导演帮:《长城》是关于个人英雄和群体这样一个主题,这个在你的《英雄》、包括《金陵十三钗》一直贯穿,到了《长城》又有怎样的变化,你怎么理解个人与群体这样一个关系?

张艺谋:这种类型基本上都是个人英雄,但是我们这次做的是“集体+个人”升级版“英雄”。我觉得从中国角度人来说,万里长城一个人守不住。所以原来他那个故事写的部队,差不多也就是多人,打怪兽我看就是7、8支,10支左右的规模。我接了以后,就要改剧本,我就说万里长城万里长,开玩笑,这么点人打得更本没有精神和气质,我说一定是一个十万大军。长城是全世界最长的建筑,人少哪叫长城?血肉长城,我们十几亿人。我就这么说。所以一定得是一个规模性的、全世界最坚固的一条防线。怪兽决不是3、5只,那中国人就大惊小怪了。所以这个数量是基于这个“长城”上,不是张艺谋喜欢人海战术,这是两概念。所以像这样一个改动,那就变成这个英雄的气质,英雄的气概首先是长城上的这个军队的,这个集体主义的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当然还要有这个类型的个人英雄,一定要有领头的,最后死不了的。

导演帮:这也是因为“中国+好莱坞”这个形式决定的?

张艺谋:对,是这样。

导演帮:您这次进入好莱坞整个工业流程走了一遍,觉得自己适应吗?

张艺谋:看你喜欢不喜欢了,看你从哪一个角度看,看你追求什么了?所以这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看你要什么了?你享受什么?如果你不享受某种东西,你不想要这个东西,给你摁在这儿你还是不喜欢,你不能说科学和不科学,是你不喜欢,对吧?你跟它没有办法搭,所以还是看你自己想要什么?你要想清楚。就像我们拍摄一部电影一样,这个电影你的方向是什么?你是个什么类型的电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所以你基本上要想好这个,你一定是有些东西是要妥协的,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结果。

一样的道理,中国的拍片制度,中国的拍片环境,一定也有比较好的一面,也有非常令人不满意的,非常限制的,这都有可能对吧?还是你适应这个环境,你要做什么?你如果完全不适应这个环境,我不想让任何人干涉我的创作,那你就别当导演,你最好回去写小说,而且得写网络小说,你不用谁发表,你自己上网就完了。所以基本上百分之百的创作自由,我认为全世界都不存在。

导演帮:您会把好莱坞的工业流程里比较好的东西带到中国来,下次拍的时候会用上?

张艺谋:当然了,我们是一个学习,也是一个创造。学习很重要,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剧组像个联合国,我是跟全世界的艺术家合作,一千多人的大剧组,比如说机械组,美术组,摄影组,他们来自哪个国家都插一个国旗,最后一看,光机械组就插了十几面国旗,来自十几个国家,有东欧的,非洲的,哪儿的都有,就很有意思,所以这个团队很独特,是全世界各地来的内行。招聘的工作人员都是一线的,最贵最好的。

所以,其实在工作当中,你会看到,大家还是有很多不一样,大家也有很多一样,都是电影人嘛。你想学习,想被别人刺激,得到一些灵感,分分钟都有的。

《长城》里的小鲜肉扎堆

导演帮:您这次启用了很多国内的偶像男演员,他们的戏份安排您怎么考虑?会按照他们本人的性格来?

张艺谋:基本上我还是先根据角色选,这是导演的习惯吧。因为你是一个全球大片,当然希望是当红的有号召力的老鲜肉,小鲜肉对吧,你看电影就知道了。

而且这些演员我还得谢谢他们,因为有很多人,不见得有那么多的戏,他们都非常忙,现在演员荒,所以都非常忙,都是随叫随到,推掉了很多事情来,都认为这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我认为他们都知道,就是“对世界讲出中国故事”,这样一个给全世界看的电影,半年一年,观看人数会达到一两亿,又是一个中国故事,中国背景。所以所有演员首先是冲着这个,当然其次也是欣赏我啦,就觉得能跟张导演合作,大家彼此有这个机会,也就是这些元素。

因为演员其实很简单,也没有特别,他们克服万难能来,就是很不容易的,而且都兢兢业业的。我们国内演员,我还是应该这样说,他们其实是很努力的,“小鲜肉”,“老腊肉”等等,不一定是一个贬义词。因为现在市场很好,年轻人的出头机会也多,这个实践机会也多,这是好事情。在我们那个时代,这么大年纪,就有这么多作品,有这个机会广为人知,基本不可能,这就是时代的发展,事业的发展,我们市场好,所以实际上给他们提供了很多这样好的机会。我觉得他们都很努力,大家都很珍惜。

导演帮:你女儿张末的《28岁未成年》马上要上映了,你对女儿未来的电影之路有怎样的期待?是希望她能成为像你这样的大师,还是简单希望她能成为单纯喜欢电影的电影人?

张艺谋:当然是后者了,所以我才开玩笑,我说你怎么拍也拍不过我,其实让她不要有压力。但是我看了她这个电影,我觉得拍得很好。从导演的角度说,作为处女作来说,做的比较整齐,方方面面都比较完整,没有大的毛病,很难得。是青春片,也是她们这一代喜欢的命题,寻找自我这样的命题。

导演帮:你不希望她去做太宏大的主题吗?

张艺谋:也不是,说不定下一部她要做一个大的,不好说,看她自己的爱好。我只是觉得她不要有太大压力。因为现在女孩当导演本身就很少,导演又那么辛苦。她又想拼命做到最好,完全是完美主义者,我担心她压力太大,所以我希望她是做一个电影人,有一个平常心,你热爱你这个工作就去做好了。但是我说归说,估计我女儿很像我的性格(笑),也是那种追求完美,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一直减压可能都减不下来,可能她就想要做到最好。

导演帮:昨天看你首映式上带了孩子和家人过去,你觉得这两年家庭对你意义有什么变化了吗?

张艺谋:我是让小孩特别去看一下。从影几十年来,我第一次给他们拍了一部电影。我那两个儿子,老大十五六岁,《长城》这种类型的电影就是他们这个年龄看的。也可以这么说,前面我的所有电影他们不一定看的懂,而他们对这部电影很期待。我跟他有时候说一点,或者有时他妈跟他说一点,人家不要,嫌剧透。到美国看我的时候,我把他领到录音棚里面,他出来抱怨为什么让他看的,就想看完整的,因为听说是打怪兽。所以这是我第一次拍的电影跟这个年龄段的观众能对上。所以我特别让他们昨天参加,让他们对这个东西有兴趣,希望他们喜欢。当然中国人都是这样,对家庭,对家里人都是很重视的,这是你的后盾。

★我们找到了固定活动场地,开启持续线下主题沙龙,操作实践,以及你们最最期待的电影创投论坛。

★若是想参与活动,请将您的个人资料卡发到我们的邮箱,我会根据您的反馈信息,邀请您相应加入的族群里~^o^~

★个人资料卡模板地址







































白癜风医院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chenge.com/ccqg/1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