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从网站上购买了一套10枚的“花卉”美术邮资封,盖销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腰框式邮政日戳,以及“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纪念”、“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登陆纪念”2款纪念日戳,背面全部加盖“上海85(支)”日戳,应该是作为落地日戳使用。
这套盖销南极长城站日戳的邮资封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可能大家未必知晓,今天,我就来给各位读者讲述这段至今仍是谜团的“南极长城站”邮戳盖销美术封失踪事件。
先简要介绍一下历史背景:年11月20日,我国首支南极科考队从上海港出发赴南极,为了满足通信需求,邮电部邮政总局委托上海邮电管理局组建长城站邮政支局,任命考察队队长郭坤兼任长城站邮局局长,于文建、张京生2人为邮局业务员。年12月30日,科考队成功登陆南极,次年2月20日,南极长城站落成,长城站邮局也在这天正式对外营业。年4月11日,随着南极冬季的到来,考察队在完成预定考察任务后返航。
长城站邮局营业期间,不仅为中国集邮出版社等单位盖戳制作了大批的集邮品,也为全国集邮爱好者寄发了大量加盖“中国南极长城站”邮戳的邮件,时至今日,当时制作的各类邮品仍时常能见到。
在这段历史当中,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彩蛋”。当年上海市邮政局也委托长城站邮局制作了一批加盖“长城站”邮戳的M1花卉图邮资封,数量足有1万个,但这批邮品最终的结局却并不是公开出售,而是神奇的“失踪”了。
在《上海集邮》年第7期上,冯永祥撰写的《中华南极第一片——谈我国首批南极考察邮品》一文中,详细介绍了事件的经过。
这剩余的九千多个盖戳信封究竟到哪里去了?已经过了30多年,还在邮局库房里“睡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或者早已销毁,或者外流,若是流入市场,这么大的数量,在市面上应该还是不难见到的,但实际情况是,市面上确实有流通,而且是整套出现,但数量很少。
此次我购买到的整套盖销封,正是源于上海邮局制作的这批邮品,从其保管状态上看应该是早些年就已被邮人收藏,但究竟来源何处,就无法追溯了。这全部九千多枚邮资封的具体流向,恐怕也永久成迷了。
这套盖销邮资封背面加盖的年4月11日日戳,是南极科考队返航归来的日期,我曾经见到某宝上出售整套的写有地址的“实寄封”,明显是后加的地址,并非真实实寄,因为通过上面的讲述,大家一定能看出,这批信封根本没有实寄过,也不可能有实寄封出现,制作者并不知道这段历史,人为的添加地址,纯属“弄巧成拙”,反而糟蹋了一套珍贵的邮品。
今天的故事就讲述完了,收集邮戳,可不仅仅是“攒”邮戳那么简单,有时,多了解点邮戳中的历史故事,才不会闹出象上面这样“弄巧成拙”的笑话来。
最后,打一个广告,广受欢迎的《戳海拾贝》合订本第一辑、第二辑早已售罄,但不时仍有朋友询问如何购买,经过与本套合订本的出版人曾晟先生商议,决定再复制少量,以满足需求,如有需要,请直接与曾晟先生联系,